當人們還在爭論自主品牌應不應該模仿時,以上汽榮威·MG為代表的廠商似乎走出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即通過收購方式來解決自主品牌的問題。這種方式從道義上看,似乎比模仿更容易讓人接受,我們權且把它稱作“拿來主義”吧。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這所謂的“拿來主義”與魯迅先生倡導的拿來主義并不一樣,在此我們僅借用這個詞的字面意思而已。
在不依賴國家,完全依靠自有資本的民營后輩車企逐步成長壯大的時候,業界關于上汽這個老牌國企大廠一直未在自主品牌方面有所建樹的抨擊一直沒停止過。上汽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奇跡般地完成了自主品牌的樹立,而且效果好像還不錯,似乎業界這種聲音就此應該銷聲匿跡了。真的如此嗎?上汽榮威?MG真的就做到厚積薄發且后發制人了嗎?從此次上海車展展出的榮威新車上,我們或許能找到些許答案。
“拿來主義”更像是速效藥
“拿來主義”的效果確實很好,它可以讓上汽在短時間內就打造出幾乎國內自主品牌車型里最高端,也是品質最出眾的榮威750和MG7。其中榮威750在上市之初確實獲得了很好的效果,曾一度被稱為可以與同級合資車同價位競爭的典范,大有重新樹立自主品牌形象和顯現上汽大廠“正規軍”作風的優勢。可惜好景不長,榮威750的銷售一天不如一天,現在雖價格下調,月銷量卻步入三位數的行列,離邊緣化已經不遠了。從南汽收購回來的MG則更不用說,無論是MG7還是MG3,就幾乎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現在的榮威銷量僅靠榮威550一款車支撐著,這種狀況與當年榮威750剛上市時如出一轍,但它到底還能走多遠,卻仍讓人懷疑。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速效藥,效果來得快,副作用同樣也不小。
榮威750由盛轉衰的原因很多,但一個曾經賣得好的車型肯定不是品牌形象的問題、也不是推廣包裝的問題,核心原因仍出在產品上。初期榮威750的可靠性或許人們有心理準備,后期油耗不令人滿意的結果也多少讓人接受,真正讓人逐步對這款車失望的其實是車型老化。羅孚75是上個世紀的車型,而且本身也不屬于成功車型,它在上汽變成榮威以后雖然進行了一些細節上的改變,但車型平臺老舊和不夠成熟的問題是會自然顯現的。它會體現在日常用車的方方面面,不僅僅是動力好不好、底盤舒不舒服的問題,這樣一款車要與全球同步B級車(如凱美瑞、雅閣、邁騰等)競爭,能有多少勝算其實不難判斷。初期上市時榮威750可以憑借其獨特的英倫外形吸引到嘗鮮者,但一旦購車群體趨于理性時,它的劣勢就自然顯現出來了。其他幾款來自英國的車型同樣如此,包括看起來很時髦的榮威550。
缺乏技術實力直接制約了產品競爭力
核心問題在哪?技術!通過這種速效藥模式建立起來的品牌,對于技術的理解和融合是存在障礙的。雖然從自主品牌的角度看榮威和MG各款車型都算不錯,但核心技術并未被上汽真正掌握。這直接影響到了整個上汽自主品牌的延續和后勁。由于缺乏起碼的技術基礎,這些在國外已被淘汰的車型技術對于上汽來說已經很高深了,要進一步改進上汽根本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而這些卻無法通過收購來解決,因為被收購的英國羅孚就是因為這個問題而倒閉的。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與此次上海車展上可能亮相的另外兩款榮威新車。如果說榮威750和550還算是經過二次開發,顯現出上汽對車型理解和對市場把握的話,榮威R95甚至連這項工作都懶得做。雖然這款車尚未發布,但通過很清晰的諜照我們不難看出,榮威R95基本上是照搬雙龍新主席的,前臉的改變幾乎只涉及到最簡單的中網。當然還有仍出在神秘狀態的SUV,但它的車型基本上與雙龍享御一致,已不算是什么秘密了。然而當我們在上汽榮威的展臺上看到雖然掛著榮威車標,但實際上是羅孚、MG和雙龍車型同臺展出,而與此同時,在奇瑞和吉利的展臺上,完全自主設計的全新車型開始以一種統一風格亮相時,我不知道大家會作何感想。

這兩款“雙龍榮威”的情況與“羅孚榮威”并沒有本質區別,因為它們的產品自身同樣缺乏競爭力。現在的雙龍已經焦頭爛額,除了那些扯不清的政治因素以外,雙龍走到今天與其技術和產品實力不足同樣不無關系。通過引進奔馳淘汰技術起家的雙龍并沒有在市場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全新開發的主席平臺并沒有變,不光懸掛技術仍停留在當年老奔馳時代,而且采用的老式直六發動機在現在的奔馳車上也已經找不到了。享御看上去很城市化,但它卻是基于非承載車身和整體橋后懸掛基礎上開發的,這與國內眾多自主SUV的平臺技術沒有區別。在進口雙龍如此低價策略卻銷售如此清淡的情況下,“榮威雙龍”最終如何獲得應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著實讓人擔憂。更為要命的是,上汽無法改變這個結果,因為與“羅孚榮威”的情況一樣,它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技術實力。
自主之路沒有捷徑可走
中國汽車工業不能走巴西模式,必須發展自己的民族汽車工業是不用質疑的,但在如何走的問題上爭議很多。上汽榮威的嘗試看起來是個捷徑,但卻并不見得會獲得最后成功。榮威和MG品牌在上汽雄厚無比的資金實力之下,通過收購的方式短時間內迅速樹立,但恰恰有可能就是因為這個“迅速”導致了現在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尷尬。
奇瑞和吉利等自主品牌企業是靠模仿、逆向起家的,很多人曾經都很看不起這種做法。但不要忘了,即使是模仿,它同樣是需要對技術的鉆研和最終把握的,這種開發方式并沒有現成的圖紙擺在面前,為了能把車逆向或者模仿出來,工程師也得把原型車技術弄清、吃透,而不像收購那樣只需要依葫蘆畫瓢。它們通過這種最底層的打拼,在無數責難、歧視的氛圍下,已經漸漸開始真正掌握到造車的門道。最新的奇瑞和吉利車型已經可以擺脫模仿這個怪圈了,它們現有的車型或者無論從技術還是工藝仍達不到榮威750或者550的水平,但這些技術是它們真正擁有的。假以時日,誰最終能笑到最后,還真說不定。
奇瑞和吉利并不是說就一定能成功,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自主品牌的成長沒有捷徑可走。上汽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應該是優勢,拿數十億去收購技術或公司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盡管這些資金拿來給很多自主廠家用來做自主研發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關鍵是要應用好,而不是簡單“拿來”就行。如果上汽最終能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拿來主義”那樣,攫取收購技術或公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并消化吸收和掌握以后,全新開發出具備上汽風格的新車,那才是上汽自主品牌的最終出路。我們期待這一天能早一些到來,而不希望看到一臺臺“貼牌榮威”陸續走向市場。
11月21日廣州車展現場,上汽奧迪E5 Sportback欽定性能quattro型正式上市,這款融入品牌代言人鄭欽文冠軍精神的特別版車型,限時售價27.99萬元。
上汽大眾這款旗艦產品即將在2026年推出,屆時,新車還將把ID. ERA概念車上的眾多前瞻科技變為現實。這款“德系滿級旗艦SUV”集五大旗艦級亮點于一身:斷代領先的德系增程動力,成就旗艦性能;卓越的智能座艙體驗,詮釋旗艦私享;前沿的駕駛輔助系統,賦予旗艦從容。越級的車身尺寸與氣場,奠定旗艦風范;可靠的德系工藝品質,鑄就旗艦安全。
尺寸升級是純電卡宴的最大亮點之一。新車軸距達到3023毫米,相比燃油版增加的近13厘米全部轉化為后排腿部空間,配合電動可調后座系統,徹底改變了運動型SUV后排局促的痛點。車身長寬高為4985/1980/1674毫米,儲物能力同樣亮眼,781-1588升后備箱容積搭配90升前行李箱,再加上3.5噸牽引能力,兼顧日常通勤與長途出行需求。
紅旗挺受關注的HS6 PHEV終于公布價格了,預售剛開始的優惠價是17.88萬起,一共出了145智混版、240智混版和220四驅智混版3個配置。按照行業慣例,新車上市指導價通常比預售價更低,紅旗HS6 PHEV也有望延續這樣的定價策略。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