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導購 原創]
今天文章頭圖用了一個很給力的詞“較量”,其實我們并不想將火藥味渲染的很濃,之所以用這個詞完全是出于對自主品牌產品的愛護之意,經過多年來的積累和沉淀終于有了和國外列強掰掰手腕的機會,我們真的很樂意看到這樣的局面出現。另外之于廣汽而言,傳祺與凱美瑞“手心手背都是肉”完全沒有必要相互搏殺,不過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傳祺的出現確實拉近了我們與B級車領域的距離,倘若能用更低的價格享受同樣出色的質感與舒適,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換句話說,倒地傳祺是不是真的很有性價比呢,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外觀對比 傳祺突出硬朗凱美瑞追求平和
距離傳祺上市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想必關注此車的網友都已經不陌生了,它是廣汽集團推出自主品牌的第一款產品,底盤與動力單元均來自阿爾法羅密歐166,而車身外觀設計則是完全自主完成,但還是能看到廣汽某些合作伙伴車型的影子,就比如我們今天的另一個主角——凱美瑞。就在我們外出拍攝照片的過程中,總會有路人對著傳祺評頭論足,說實話如果不看車尾的標識,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難道是凱美瑞改款了?
拋開像與不像的問題,單就外觀設計而言,我個人認為傳祺還是相當成功的,大氣的造型完全展現出了廣汽多年造車經驗所應該有的水準,至少在氣勢上絕對不輸于任何一款同級別的合資品牌車型。而在外觀尺寸上,傳祺與凱美瑞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凱美瑞在長度與軸距上分別多出了25毫米與73毫米,不過從我們實際看來兩者外觀的大小也不會像數據上反映的那么明顯。而軸距上的差距是否會對后排乘客的乘坐帶來影響呢,在這里我們還是先賣個關子。
| 車型 | 廣汽傳祺 | 廣汽豐田凱美瑞 |
| 長(mm) | 4800 | 4825 |
| 寬(mm) | 1819 | 1820 |
| 高(mm) | 1484 | 1485 |
| 軸距(mm) | 2702 | 2775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傳祺與凱美瑞都采取了電鍍中網格柵的設計,不過明顯傳祺的條幅更加粗壯,加上犀利上挑的前大燈組合出了更加兇狠硬朗的正面造型,也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主義。
與凱美瑞四平八穩的設計風格不同,傳祺的側面造型更加突出干練與動感,稍稍前傾的腰線起到了很好的拉伸作用,整個車身也顯得更加修長。
調轉車身我們會發現傳祺與凱美瑞在尾部設計上有諸多相似之處,后尾燈的造型幾乎如出一轍,只不過LED燈泡的排列方式有所不同,傳祺采用的直列式造型顯然比凱美瑞的圓形排列更具力量感。
傳祺高配車型采用了225/45 R17規格的輪胎配置,17英寸的旋風式輪轂視覺效果相當出色,相比之下凱美瑞的多幅輪轂則遜色不少,不過原配的鄧祿普輪胎卻比傳祺使用的韓泰輪胎在級別上稍高一些。
兩車的機艙蓋都采用了液壓助力桿支撐,隔音棉的質量都比較厚實,做工也不相上下,而機艙的布局都稍顯凌亂,不算十分規整。值得一提的是傳祺的后備箱也采用了液壓支撐桿設計,相比凱美瑞的鋼絲彈簧顯然出色一些。
鈑金工藝水準實測 傳祺帶來驚喜
通過外觀設計方面的對比,可以說我們對于傳祺的設計還是比較滿意的,較為先進的設計理念值得肯定,為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傳祺在鈑金工藝以及模具精細程度方面的表現,我們還是決定將頗具爭議的千分卡尺請了出來,熟悉這個工具的朋友都了解,尤其是在測量汽車的接縫上,其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還是懇請大家抱著寬容與一絲娛樂的態度來閱讀這一環節的內容。
我們將針對比較重點部位的接縫分別測量兩款車型,縫隙的大小與均勻程度都是值得關注的焦點,目的就是要探尋傳祺在制造工藝上的精細程度與凱美瑞相比有多大的差別。
首先我們來看看前機蓋的情況,為了測試鈑金的精細程度,我們分別測量了前端、中端與后端的數據,縫隙越小,數值越均勻證明其做工越精細,從成績上來看,兩車各有千秋,凱美瑞的縫隙相比傳祺更小,但傳祺三個不同位置的數值更接近更均勻,這個單項雙方不相上下。
| 車型 | 廣汽傳祺 | 廣汽豐田凱美瑞 |
| 機蓋前端(mm) | 4.22 | 3.86 |
| 機蓋中端(mm) | 4.39 | 4.35 |
| 機蓋后端(mm) | 4.04 | 4.05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接下來我們分別測量了兩車前后保險杠與翼子板之間的接縫,縫隙越小模具精細與裝配工藝越高,從成績來看很顯然凱美瑞具有較大優勢,數值幾乎只有傳祺的1/2,說明凱美瑞在保險杠裝配上還是很細致的。
| 車型 | 廣汽傳祺 | 廣汽豐田凱美瑞 |
| 前保險杠(mm) | 2.40 | 1.26 |
| 后保險杠(mm) | 1.90 | 1.21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之后我們有分別針對兩車的A住連接位置,前面門版間距,后面門版間距以及后備箱縫隙做出了測量,更進一步的探索在鈑金工藝方面兩者的差別。令人驚喜的是在這個單項上,傳祺的表現讓人頗感欣慰,除了后備箱縫隙外均比凱美瑞成績出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凱美瑞后備箱接縫的最大值雖然比傳祺小,但是其上下左右從肉眼上就可以看出差別,而在傳祺上我們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依見所得,廣汽集團對于傳祺生產研發所投入的力度也可想而知。
| 車型 | 廣汽傳祺 | 廣汽豐田凱美瑞 |
| A柱(mm) | 2.30 | 3.35 |
| 前門(mm) | 3.16 | 4.51 |
| 后門(mm) | 3.38 | 3.79 |
| 后備箱(mm) | 3.86 | 3.63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通過對車身重點部位接縫的測試,雖然我們發現了傳祺還略有小小的欠缺,不過就整體而言,其鈑金工藝與外觀的模具水準已與主流合資產品并無明顯差別,作為一款自主品牌車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內飾對比體驗 傳祺細節仍需提升
在外觀與鈑金工藝方面傳祺收獲了不少信心,不過我們消費者在日常使用車輛時最多接觸到的還是內飾部分,良好而舒心的內飾也是左右選擇的重要依據,而自主品牌產品直至目前為止仍舊沒有擺脫內飾不精細的陰影,傳祺作為其中的佼佼者表現又會如何呢,我們拭目以待!
拉開車門首先引起我們關注的就是車門的密封條,雖然是個經常被忽視的細節但卻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傳祺的密封條顯然比較單薄,螺絲釘就這個樣裸露在外,而凱美瑞則相對就要出厚實許多了,做工也很精致。
兩車的車門面板拉手雖然都采用了電鍍ABS塑料為材質,但傳祺的用料相比凱美瑞要單薄許多,操作手感比較一般,毛刺現象也存在,而凱美瑞則給人很扎實的感覺,讓我們不得不感慨細節的差距。
接下來我們分別體驗了門版與中控的材質,值得欣慰的是傳祺在這方面的用料比較不錯,與凱美瑞一樣采用了質地較軟的橡膠材料,手感良好,值得肯定。
而在門版扶手周圍與座椅方面,傳祺與凱美瑞均為皮質包裹,只是質地略有差別,形象的形容為,傳祺摸上去就像是糙老爺們的皮膚,而凱美瑞則像是....(你們懂得,總之是比較細膩就對了)
中控多媒體區兩車均使用了磨砂塑料面板與按鍵,傳祺在接縫處理方面與凱美瑞沒有明顯差別,而按鍵觸感則相對松垮一些,模具的精致程度還有提升空間。
轉向柱與鑰匙孔周圍的接縫處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在自主品牌車中表現尤為普遍,不過傳祺的表現還算不錯,接縫處理的比較到位,沒有粗糙的感覺。
變速手柄區的功能設計兩車也略有不同,采用了傳統手剎設計的傳祺在布局上受到了影響,功能上不如凱美瑞豐富,后者多出了一個小型儲物閣和12V車載電源。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在于手套箱的閉合縫隙,這個細節再次體現了凱美瑞作為一款日系車的深厚功底,手套箱閉合之后幾乎沒有縫隙,做工很精細,而傳祺則明顯能看到縫隙的存在,做工仍需提升。
乘用各有亮點 空間不相上下
經過簡短的內飾體驗之后,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成用感受與空間表現方面,首先我們來關注下兩車的中央扶手,值得肯定的是傳祺的中央扶手同樣采用了皮質包裹的可前后移動設計,但是移動范圍相對凱美瑞略小,傳祺為3指距離,凱美瑞為一拳距離,可以更容易讓你的手臂找到舒適的位置。
由于兩車采用不同形式的后懸掛類型,所以在后排座椅中部的平整度上也有較大差別,傳祺中間地板的突起幅度比較大,這對于需要坐三位乘客的時候來說不是個好消息,而凱美瑞則沒有這個顧慮。
在門板的儲物空間方面,傳祺終于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因為凱美瑞的表現實在不太給力,前后門板的儲物槽開口都很有限,甚至無法容納普通規格的飲料瓶,而傳祺則相對大方得多,后門的儲物槽甚至可以裝下1.25L的大尺寸飲料瓶,實在是很夸張的表現!
最后到了我們揭曉前文留下懸念的時候了,從外觀的尺寸判斷,凱美瑞的軸距比傳祺多出73毫米,理論上講乘坐空間應該明顯優于傳祺,但事實上又是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體驗者身高185厘米,在調整好坐姿之后我們分別測量了前后排的頭部與膝部空間,通過成績我們可以發現,凱美瑞在實際乘坐表現上并沒有體現出數據上的明顯優勢,反而傳祺在頭部空間還要更寬裕一些,而膝部空間2-3厘米的差別對乘坐感受并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可以說傳祺的軸距雖短,但實際車內空間并不小,完全符合B級車的標準。
| 車型 | 廣汽傳祺 | 廣汽豐田凱美瑞 |
| 前排頭部(cm) | 5 | 3 |
| 前排腿部(cm) | 6 | 9 |
| 后排頭部(cm) | 3 | 2 |
| 后排腿部(cm) | 6 | 8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總結:通過今天的文章我們從車身工藝、內飾體驗以及乘用空間等方面詳細的對比了傳祺和凱美瑞這兩款同屬一個集團的新老B級車型,從實際售價上分析,傳祺相比凱美瑞有3-4萬左右的價格差,而在車身工藝與外觀上,傳祺表現可以說超出預期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到了內飾方面,價格方面的差距則開始真正顯現,相比老牌B級車凱美瑞而言,傳祺的表現還略顯稚嫩,尤其是細節處理還需加強,不過如果用自主品牌的標準來衡量的話,傳祺可以說是頂級水準,如果您是一位正在合資A級車中徘徊或者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者,不妨選擇一款更大氣更寬敞的B級車,傳祺完全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