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導購 原創]
隨著國內市場的不斷走低以及各項政策的調整出臺,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被擠壓的現象越發明顯,而緊湊級SUV似乎成了自我救贖的最后一根稻草,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將熱情投入到了這塊陣地之中,恰好今天的兩位主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于是一場關于自主品牌之間的入圍資格戰即將打響。
中華V5與全球鷹GX7都屬于這個級別中的新兵,上市時間不長且品牌的影響力也不及傳統競爭對手,所以它們產品的本身素質就注定將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在今天的文章之中,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就兩車的外觀內飾工藝配置以及空間表現等方面進行對比展示,孰優孰略各位一看便明。
從定價方面來看兩車的價格區間有很大部分處于重疊狀態,10萬-13萬左右的車型均為各自的主打款式,當然這也是當今主流自主緊湊級SUV最集中的價格空間,可以說在定價上兩車都抓住了關鍵因素。而在外部尺寸上,通過下面圖片所展示的數據對比與視覺感觀我們也可以非常清晰的發現,全球鷹GX7相比中華V5占據優勢,幾乎比后者大了整整一圈,軸距尺寸也足足多出了31mm。
將兩車并排擺放在一起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兩車在外觀設計風格上的不同之處,雖然從兩車身上均不能避免的找到一些成熟產品的影子,不過它們各自還是非常盡力的展示著只屬于自己的性格,很顯然中華V5主打潮流理念,而GX7則以大氣粗獷為傲。
通過對比可以直觀的看到GX7前保險杠向內傾斜的角度要比中華V5大不少,而較大的傾角也為其提供了更大的接近角度,不過經過我們的觀察判斷,兩車的最小離地間隙相差并不大,雖然GX7擁有更大的接近角但就通過性而言兩車應屬于同一水平。
燈體造型方面,兩車不約而同的使用了相似的不規則型前大燈,只不過就面積而言GX7要大不少,兩車均沒有配備氙燈的高級功能,不過近光透鏡卻都沒有省略,值得一提的是中華V5還特意安排了一組時尚的LED眉燈,可隨儀表盤一同開啟充當日間行車燈的效果。

輪胎配置上出于成本的問題,兩車均沒有使用太主流的品牌產品,中華V5原配品牌為萬力GX7則是瑪吉斯,雖然同為17寸,但GX7的原配輪胎的扁平比更高,寬大的單五幅輪轂造型也更加凸顯了力量感,而中華V5的低扁平輪胎顯然更加適合城市駕駛,雙五幅的輪轂造型也更顯時尚。
作為城市SUV車型,兩車的驅動形勢均為前置前驅,底盤懸掛方式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后懸掛上,中華V5的采用了比較常見的縱臂扭轉梁非獨立懸掛,而GX7則采用了成本更高且更偏重舒適的多連桿懸掛。
內飾風格的直觀對比圖傳遞出的感覺與兩車在外觀設計上的區別十分相似,中華V5顯然更加具有設計感,中控臺的造型更加前衛,深色高亮裝飾件的質感搭配也讓人印象深刻,反觀GX7則任然維持著中規中矩的沉穩內斂,造型方面也沒有特別之處。
在中華V5上市初期曾經有不少人質疑其內飾設計是否會造成反光現象,通過實際體驗高亮裝飾板的反光其實并不明顯,反而在儀表盤這個部分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正如下面的圖片所反映的情況一樣,在光源基本相同的拍攝情況下中華V5的儀表盤確切存在一定程度的眩光現象。
從兩車的整體內飾用料與工藝方面而言,中華V5的確占據較明顯的優勢,中控臺的大面積材質均為手感出色的軟質搪塑,而GX7則全部為硬質塑料,而在諸如轉向柱、鑰匙孔以及手套箱等部位的細節接縫處理上中華V5的表現也稍強于GX7,整體工整程度基本已經達到合資車的水準,在這一點上中華V5值得獲得一朵“小紅花”。
車內配置方面兩車也各有特色,中華V5方向盤左側的多功能按鍵為行車電腦功能切換旋鈕,能夠實現多種調節功能,方便用戶獲取相關的車輛信息,另外像一鍵啟動這樣的科技化配置也恰如其分的出現在了主打時尚元素的中華V5之中。
全球鷹GX7在車內配置上相比中華V5要更加務實一些,裝載了多媒體系統的車型覆蓋率相比中華V5要高不少,這套原配的多媒體系統除了包括GPS導航以及影音播發之外,還具備十分方便的SD卡直插設置,用戶可以通過SD卡直接擴展多媒體音源。
在對比過兩車的外觀內飾之后,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內部儲物空間以及實際乘坐空間方面的表現,首先我們來看看中華V5,從實際的體驗來看中華V5前排的儲物空間還是非常豐富的,整體分布的也比較合理,除了常規位置之外還尤為體貼的提供了一個專門放零錢和票卡的小型儲物盒和卡槽。
但是在后排儲物方面中華V5就顯得有些匱乏了,首先是后車門的儲物槽開口略小不足以放置常規的飲料瓶,而后排座椅也沒有提供獨立的杯架供乘客使用,當乘客在這方面有所需求的時候就顯得十分不便了。
GX7在車內儲物方面的表現相比中華V5其實并不出色多少,最關鍵的是后排車門與中央扶手都具有飲料架,實際乘坐使用起來也確實要方便一些,除此之外也并沒有太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座椅方面GX7全系車型均使用了皮質包裹,頂配車型還有加熱和電動調節功能,另外GX7雖然具有腰部支撐功能,但是調節范圍卻不太理想,通過下圖中的扳手只能實現“有支撐”和“沒支撐”兩種選擇,實際使用的意義并不大。
在進行乘坐體驗測試之前,我們還必須先介紹一下GX7的后排座椅,GX7的后排座椅相比中華V5來說多了前后調節功能,乘客可以按照自己需求調節膝部空間,最大調節范圍可達將近20CM,實用性還是非常突出的。
我們本次乘坐體驗的重點在于兩車的后排空間,所以我們讓相同的體驗者分別調節好前排坐姿之后進入后座,對于GX7來說我們測試的標準為后排座椅的最大空間狀態(后排座椅調節至最后位置)。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身高185CM的體驗者分別坐進兩車后的膝部空間相差明顯,GX7的空間余量達到了16CM,可以說已經達到非常寬裕的水準,而中華V5的余量也有8CM,這顯然是GX7的后排座椅可調節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在頭部空間上中華V5則反超而GX7,主要原因是座椅高度,GX7的整體坐姿稍高于中華V5。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兩車后備箱空間的實際表現,首先我們也是保證兩車在常規下狀態,座椅均不放倒且GX7后排座椅為最后位置(與乘坐空間測試的座椅位置一致)。通過測量我們可以看到在縱深和寬度上GX7相比中華V5具有優勢,這也是車身尺寸優勢的另一體現,而由于后備箱地板高度的原因,在垂直高度上中華V5取得微弱優勢。另外兩款車均可以通過放倒座椅來進一步擴展載物能力。
總結:通過此次的對比文章,我們對于中華V5與全球鷹GX7這兩款相對較新的自主城市緊湊級SUV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而兩車所展現出來的內容也不盡相同,相比之下中華V5的內飾工藝更細膩用料也相對厚道一些,整體的設計感更加時尚前衛,而GX7則依舊保持著中庸務實的設計理念,較高的空間靈活度以及較大的車身是其最主要的優勢所在,對于這兩款車來說入圍資格已經取得,但真正的戰役才剛剛開始,就消費者而言,新的車型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選擇,從中找尋最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針對自主城市緊湊級SUV車型的發展與市場表現,愛卡汽車也將繼續投入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