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渦輪車型推薦:比亞迪G6
[XCAR 導購 原創]
渦輪增壓,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廢氣驅動渦輪增加進氣壓力,從而在較小排量獲得更大的動力輸出。隨著能源消耗加劇以及環保意識增強。那種過去的大排量大動力的格局已經被全面打破。渦輪增壓不僅已經被合資和進口車型逐步采用,同時不少日系品牌也開始加入這個行列。

當前來說,不管是什么DVVT、雙VVT-i的進氣技術運用,都不如渦輪增壓來得直接和見效。在逐步引入VVT技術之后,自主品牌也紛紛加入了渦輪增壓的戰團,相比那些合資或進口對手們,他們的價格更具有殺傷力。同時在大動力低油耗方面也更為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車型一:比亞迪G6
售價:9.98~11.58萬元
動力:1.5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6速手動/6速DCT雙離合 (自主品牌中最先進的渦輪增壓與變速箱總成)

比亞迪這幾年技術進步很快。就拿比亞迪G6上配備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不但擁有正時鏈條與BIVT可變進氣系統,更采用了先進的缸內直噴技術,最大功率竟然達到的113kW。而1750-3500rpm更是可以釋放240Nm超大峰值扭矩,不僅性能指標完全可以和一般主流2.4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數據相媲美。就是與大眾引以為傲的1.4TSI渦輪發動機叫板,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連缸蓋和缸體,都全部采用了鋁合金,這不僅利于散熱,同時也降低了發動機重量。
試駕體驗中,1.5T發動機推動G6這種近1.5噸重的B級車也沒有感覺到絲毫的壓力,渦輪介入得十分早,起步動力較為迅猛。只不過這套渦輪增壓器對動力的壓榨并不像想象中那般迅猛,而是表現的有些柔和。早期配套的6速手動變速箱的手感還是比較清晰順暢的,最少市內使用可以通過更多檔位降低油耗,而高速的話,則可以更好的控制發動機轉速從而降低油耗。
6速DCT雙離合變速箱并不知道來自于何處技術,但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起步并不延遲,同時換擋也十分積極。平順而又線性的加速感可以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不過一旦急加速,還是有比較明顯頓挫感受,畢竟從6擋降到3擋,又不是CVT變速箱,所以難以避免這種頓挫。不過平時正常駕駛倒很難感受到這種不舒適的影響。
底盤方面,比亞迪G6并沒有特別的新設計,還是延續了以往F6的雙橫臂前懸掛加后五連桿的結構。操控性沒有太多亮點,但舒適性還是有保證的,同時剎車效果也很不錯,作為自主車來說9-11萬元區間能夠做到渦輪增壓以及四輪獨立懸掛已經很不錯了。何況還有6速手動和6速DCT作為動力輸出的高效保障。油耗方面,通過我們實際體驗和車主反饋,手動1.5T車型在7-8升左右,而6DCT車型則是8-9升。
外觀方面,比亞迪G6上去給人以非常大氣、穩重之感,而且在它身上我們都找不到太多花哨的造型,亦或是夸張的棱角造型,總的來說比亞迪G6卻用其簡單的線條勾勒出自己成熟的B級車用車風格。同時也沒有以往那種模仿太多的痕跡。
作為一款中型車,比亞迪想盡可能體現出G6內部的豪華感,所以車內采用了較多的木紋裝飾后,質感雖然沒有明顯提升,但符合大氣穩重的原則。2745mm的軸距雖然不算突出,但前后腿部或頭部空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夠用的,甚至可以用寬敞形容。
同時1.5T比亞迪G6在配置上也很齊全,標配了8個安全氣囊、無鑰匙啟動、電動天窗、GPS導航、后面以及右側可視倒車、真皮座椅、前排座椅電動調節、多功能方向盤、后視鏡電動折疊、分區自動空調等等。該有的都有,如果能加上ESP就更齊全了。
自主渦輪車推薦:長城C50
車型二:長城C50
售價:7.80~9.18萬元
動力:全系1.5T渦輪增壓+5速手動/即將推出CVT(技術比較中庸保守,但可靠性不錯)

長城C50搭載代號為GW4G15T的發動機的來歷并不復雜,其實就是在長城C30上使用的那臺GW4G15 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基礎上,增加了一個來自上海菱重出產的小型渦輪系統,然后再經過調教就成了這臺C50上令人矚目的1.5T發動機。
從技術層面來說,這臺1.5T發動機還是值得肯定的,最少像正時鏈條,可變正時氣門技術這些主流要素都可以找到。不過其性能上也沒有更突出的亮點,缺乏了缸內直噴技術不說,其最大功率也不過98kW,而2000-4500轉也僅僅只釋放188N.m峰值扭矩效果,相比上文提到的比亞迪1.5TI發動機來說,似乎有些平庸和保守。不過保守有保守的好處,作為家用車來,可靠性往往勝過性能,何況這款1.5T渦輪增壓效果不會輸給常見的1.8L以及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更重要的是,如果想在7萬元區間買到渦輪增壓,就非得C50不可了。
長城C50在日常駕駛時,除了起步階段略有動力不足的表現外,其它階段的動力表現都令人比較滿意。其實這也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常見現象,當渦輪未全面介入時,動力均會出現一小段的不足,哪怕是大眾1.4TSI發動機也會有這個遲滯現象。C50上的渦輪增壓器介入的感覺比較柔和,整體的動力釋放很順暢,并沒有因為渦輪介入而突然爆發出令人不夠舒適的頓挫。只要轉速接近2000左右,其實無論是加速還是超車,都還比較凌厲,完全和自然吸氣不是一碼事。
與長城C50匹配的盡管只是常見的5速手動變速箱,但其擋位清晰,擋位的行程適中,使用容易上手。據說很快就將推出CVT版本,這恐怕也是國內首次采用渦輪增壓與CVT結合的自主車型,不過從日產騏達的CVT與1.6T結合來看,確實比那些機械液壓變速箱表現更柔和一點。
長城C50的外形設計相比C30顯得更加的大氣、動感。車頭大嘴被保險杠一分為二,車身整體講究圓潤,雙排氣管的設計十分搶眼。作為家用車而言,長城C50盡管沒有什么個性,但比較切合國人審美水平。車內部分,雙層儀表十分醒目,上面單獨顯示速度,下面顯示轉速、水溫、油量等信息。不用低頭就能看到速度提示,對于安全更有保障。
作為長城轎車繼C30之后的又一款重要產品,C50雖仍定位緊湊級別,不過在車型尺寸上有很大的競爭力,軸距達到了2700mm,車身長度和寬度分別達到了4650mm以及1775mm,空間優勢十分明顯,后排舒適性更出色,中間地板幾乎是全平,乘坐以及進出更為方便。
配置方面,長城C50標配了雙安全氣囊、ABS+EBD、四門電動車窗、后視鏡調節等等一應俱全。中高配車型則增加了電動天窗、真皮座椅、定速巡航、倒車雷達等實用功能,更值得提及的是,3款車型中有兩款裝配了直接式胎壓監測,不僅可以提供胎壓報警,還能直接觀察4個輪胎具體氣壓,這在同級車型中十分少見。
自主渦輪車推薦:榮威550
車型三:上汽榮威550
售價:12.98~18.98萬元
動力:1.8T渦輪增壓+5速手動/5速自動(國內最早的渦輪增壓,保有量較大)

榮威550搭載了一臺1.8升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全鋁發動機在5500轉時可輸出118kW的最大功率,在2500-4500轉之間可輸出215N.M的最大扭矩。從數值上看,榮威550在扭矩輸出方面比同為1.8排量的1.8TSI大眾發動機落后了不少。大致上以前那款大眾1.8T渦輪增壓性能相當。
雖然是最早進入自主陣地的渦輪增壓,但這臺榮威550的1.8T發動機顯然不會給我們留下太多的運動感受,渦輪不僅介入轉速較遲,而且油門比較沉重,與之配套5速手動與5速自動變速箱的駕駛感受都不是很突出。 在城市路面上,榮威550的1.8T發動機和5速自動變速箱都調教的相當保守,甚至感覺有點沉重。從用車反饋來說,這套渦輪增壓油耗也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來說,上汽也在積極開發更低排量的渦輪增壓動力。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榮威推出的1.8T發動機在動力性能以及油耗經濟性都不算讓人滿意,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肯定,那就是榮威550現在的1.8T發動機已經量產,而且保有量是自主品牌中最大的一款。
榮威550底盤采用了前麥弗遜、后五連桿式的獨立懸掛,這個可以媲美任何同級合資對手的下盤。但調教不盡如人意,主要是懸掛太硬了。過坑洼或減速度的時候會比較不舒服,特別是后排乘客。空間方面,榮威550擁有2705mm長的軸距,這讓它在同級車型的后排空間競爭中占了一定便宜。通常情況下,后排乘客腿部和頭部距離都讓人滿意。
榮威550的外形在自主車型中算是比較有特點的,用動感和流暢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飽滿大氣的車身足以滿足人們對于家用車的訴求。內飾是榮威550最大亮點,整個儀表所有的內容被一個紅色的光環包圍,左側和右側的屏幕分別是時速和多功能的信息顯示,水溫和油表也用了比較新穎的數字顯示,整個表盤只剩下一個碩大模擬轉速表。在接通電源的一瞬間,它會迅速轉到表底進行自檢,使儀表顯得更炫更酷。
榮威550的1.8T車型配置不錯,雖然雙安全氣囊起點有些單薄,但ESP車身穩定系統卻是1.8T的標配。而舒適配置更為齊全,電動天窗、真皮座椅、前排座椅電動調節、GPS導航、定速巡航、后視鏡加熱、全區自動空調、后座出風口等等。就性價比來講,比合資的渦輪增壓對手諸如新速騰、明銳都更具有性價比。
自主渦輪車型推薦:瑞麒G5
車型四:奇瑞瑞麒G5
售價:14.38~15.28萬元
動力:2.0T+5速自動(排量和運動性能方面比較突出)

作為奇瑞第一款渦輪增壓車型,瑞麒G5上準備的2.0TCI發動機最大功率是116kw/5000rpm,峰值扭矩250N.M/1900rpm。大致能和大眾1.8TSI發動機性能持平。之前,瑞麒G5上還有一款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但因為價格較高,所以現在只是配備給瑞麒G6上使用。
瑞麒G5的2.0T發動機動力響應比較直接,雖然談不上動力強勁的推背感受,但可以感覺到這款發動機的后勁很充足。在動力方面,應該大伙會對這款發動機的表現算是比較滿意的,畢竟渦輪增壓也不能在市內擁堵情況下得以全部釋放,而在高速上奔跑,這款發動機的表現不會輸給那些合資品牌的1.8T車型,甚至相比2.0T也不會差太遠。
與瑞麒2.0T動力匹配的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不算很先進,但還是可以完成我們所需要的意圖,不十分猛烈催逼油門的情況下,這款變速箱不會有太多頓挫感受表現。同時,4年或12萬公里整車質保,也能解決大部分人的擔憂。在維護方面,和合資品牌相比,瑞麒G5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費用明顯要低出許多,這也是解決了人們后顧之憂有力舉措。
瑞麒G5的前懸采用了雙叉臂式獨立懸架系統,后懸采用的是多連桿加彈性縱臂懸架系統,基礎很不錯,但實際上到瑞麒G5的懸架系統調校偏軟,所以瑞麒G5還是以舒適性為主的B級車。而電子液壓助力也能提供不同速度下的手感,在綜合駕駛方面,瑞麒G5并沒有任何讓人不滿意之處。
瑞麒G5外形設計出自意大利四大著名設計公司之一的博通公司之筆。整體造型設計協調流暢,在穩重中又富有動感。除開A3之外,這也是奇瑞旗下設計最為出色的一款,并且沒有任何模仿痕跡。而內飾部分更加簡單,除開手剎有些創意之外,其他都很中規中矩,符合家用消費者的審美觀。
在空間上,1.76mm男性體驗者坐在前排是,頭部空間有5指;坐在后排,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都有一拳的距離,這樣的表現雖不能給駕乘者帶來壓迫感,但也表現的夜算不上出色,只能是一般水平,畢竟只有2700mm軸距。值得指出的是,瑞麒G5不但給后排的乘客配備了空調出風口,而且出風口還可以獨立開關和調節風量的大小,舒適性方面做得不錯。
瑞麒G5頂配和次頂配相差9000元,建議大家還是買頂配比較合算。在前排側安全氣囊基礎上,增加了ESP車身穩定系統、電動天窗、真皮座椅、前排座椅加熱等功能。在加上其他豐富舒適功能,在15萬元左右,購買到一款2.0T渦輪增壓,這是目前合資品牌不可能做到的。
總結:今天我們對國內主流渦輪增壓自主車型做了一個盤點,其中技術最先進的無疑是比亞迪G6為代表1.5T缸內直噴技術外加6DCT雙離合。而長城C50以其最便宜經濟的形象讓我們與渦輪增壓距離一下拉近了不少。
從保有量來說,榮威550以及750上擁有1.8T動力是最多的,市場上混了這么久,即便不算先進,也能混個臉熟。而奇瑞旗下的瑞麒G5,無疑在動力與運動性能方面有更好的體現,重要的是,同樣價格,15萬元是無法購買到一款2.0T渦輪增壓車型。其余剩下的還有像中華1.8T,納智捷2.2T等車型,就不一一介紹了。他們相比以上提到的4款車型,在技術和動力方面都沒有超越。
72
條評論,一鍵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