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導購 原創]
小鋼炮,這個詞似乎在目前的兩廂車市場中出鏡率特別高,只要是臺與運動著邊的兩廂車都愛冠以小鋼炮的稱號,不管它到底運不運動。那到底什么車才屬于真正的小鋼炮?一般人會認為體積小、動力強、操控好的車就夠了,而我對小鋼炮的要求會更高一點,比如全車運動包圍、高扁平比的輪胎、低沉的排氣聲浪、運動座椅,甚至是6MT……而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臺車,完全符合我對小鋼炮的理解,這就是福特嘉年華ST。

在上個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上,福特帶來了繼福克斯ST之后的第二款ST車型——嘉年華ST。與福克斯ST相同,嘉年華ST同樣采取進口方式引進,最大程度保證該車的原汁原味。與福克斯ST不同的是,此次嘉年華ST引進了三門版車型,雖然犧牲了一些后排空間與實用性,但對于這樣一款性能小車來說,三門版才更為純粹。

嘉年華ST擁有與福克斯ST相似的車頭造型,大面積的蜂窩狀前進氣格柵以及右下角鑲嵌的紅色ST徽標表明了其身份。同福克斯ST一樣,梯形下進氣格柵與黑色霧燈罩沒有進行任何鍍鉻修飾,對于這樣一臺性能小車來說,鍍鉻不是它的菜。



側面造型相比兩廂運動版本的新嘉年華差別不大,更加運動的包圍使得車身更加低矮。相比福克斯ST,嘉年華ST的17英寸輪轂造型相對簡單,顏色為普通的亮銀色,看上去沒有福克斯ST的灰色樹杈型輪轂動感。



輪胎方面,嘉年華ST使用了來自普利司通的POTENZA RE050運動型輪胎,尺寸為205/40 R17。相比福克斯ST,嘉年華ST并沒有使用紅色涂裝的剎車卡鉗,視覺效果稍顯遜色,但透過輪轂我們可以看到黑色剎車片帶有“S”標識,猜測應該是區別于普通版車型的高性能剎車片,而四輪碟剎的設計同樣為嘉年華ST帶來了優秀的制動效果。



嘉年華ST的運動后包圍成為其尾部的最大亮點,相比普通兩廂運動版車型更加飽滿。與前進氣格柵一樣,嘉年華ST后包圍下方同樣運用了蜂窩造型,不過內部是封死的,只起到裝飾作用,并不能為車輛提供更好的散熱性能。


單邊雙出的排氣造型非常符合ST的身份,加入“Sound Symposer”聲浪控制系統后,隨著轉速的提高排氣聲浪將被放大并導入駕駛艙內,給駕駛員帶來更多的聽覺享受。

嘉年華ST使用了與普通兩廂運動版車型相同的尾翼,并沒有使用造型更加夸張的大尾翼。尾燈也與普通兩廂運動版車型相同,沒有加入LED光源。


嘉年華ST搭載的1.6L EcoBoos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80馬力,最大扭矩達到240牛米,在6速手動變速箱的配合下,百公里加速成績控制在7秒以內。后懸掛方面,嘉年華ST使用了與普通版車型相同的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掛,但在調校方面相比普通版車型更加運動。


打開車門,帶有紅色ST徽標的金屬迎賓踏板格外醒目。內飾方面,嘉年華ST較普通版車型變化不大,底部帶有ST徽標的三幅式方向盤在側面配有打孔真皮,無論從視覺還是握感都十分出色。黑底白字的儀表盤非常醒目,260KM/h的速度表底似乎在告訴你這不是一臺普通的嘉年華。





中控臺基本與普通版車型保持一致,而普通版高配車型上黑色烤漆的SONY音響控制面板并沒有出現在此次實拍車輛的內飾中。與許多進口車型一樣,嘉年華ST帶有副駕駛氣囊關閉功能,開關在隱藏在手套箱內。



與普通版車型不同,嘉年華ST在中控臺全部采用軟性材質進行覆蓋,相比普通版車型的硬塑料材質觸感更加細膩。而中控臺的做工也較普通版車型有明顯的提升,希望在普通版車型在這方面能與ST看齊。

專業賽車座椅品牌RECARO為嘉年華ST量身打造的桶式座椅無疑是內飾的最大亮點,表面采用織物材質,無論是背部還是腿部都提供了優秀的支撐性。靠背上紅色的ST字樣顯示了其與眾不同的身份。



前排座椅為手動調節,這也符合了RECARO一貫的作風。與一般三門版車型一樣,乘客需拉動座椅上方的拉手將前排座椅向前滑動才可進入到后排。



作為一款主打運動性能的三門小型車來說,后排空間絕對不是它的優勢。相比五門普通版嘉年華,嘉年華ST的后排腿部空間略顯局促。但令人欣慰的是,后排座椅依舊可以按比例放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用性。



編輯點評:作為福克斯ST之后的第二款ST車型,嘉年華ST讓我們看到了福特的誠意。更加原汁原味的配置,更加純粹的駕駛樂趣,我想這些才是“鋼炮愛好者”們所需要的。接下來,嘉年華ST將如何定價,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很關心,那就請繼續關注愛卡汽車,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有關嘉年華ST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