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這是一個神奇的字母,每當它與某款車的名稱一同出現時,就代表這是這款車的運動版或高性能車型,這其中就包括了大眾的R系列。第一代高爾夫R(即高爾夫R32)在2002年一經推出變受到火熱的追捧。說到高爾夫R,我們就不能落下奧迪S3。奧迪S3上市還沒多久高爾夫7 R就迅速亮相國內,這兩款同屬大眾集團旗下的車型采用了相同的發動機且售價十分接近(高爾夫7 R售40.78萬,奧迪S3售39.98萬),究竟它們會兩敗俱傷還是相輔相成,就讓我們通過這篇高爾夫7 R的實拍文章來預估一下。[圖/文:周尤](注:文中簡稱:高7 R,S3)
高爾夫7 R與高爾夫7一樣出自大眾最新的MQB模塊化平臺,外形經由高爾夫7的改動而來,更具R系列車型的動感與沖擊力。由于外觀為了運動性設計和提高車輛的操控性,高爾夫7 R的車身尺寸與高爾夫7相比有少許變化。
外觀小結:作為高爾夫7的R系列車型,高爾夫7 R的外形自然延續了高爾夫7的設計,通過對前保險杠的重新設計與車身多處“R”LOGO的運用,高爾夫7 R還是有著自身明顯的特點,但也不排除會被人誤認為是改裝后的高爾夫7 1.4T。
來到車內,一股強烈的“大眾風”撲面而來,高爾夫7 R的內飾與高爾夫7高配車型的內飾基本無異。這種家族式設計的好處在于各項操作無需摸索、熟悉,使用方便,而其弊端是極易帶來視覺與審美疲勞。高爾夫7 R的內飾除了簡單的采用全黑配色與運動方向盤之外,如果能再設計的夸張一些,自身特點更為鮮明就好了。
內飾小結:高爾夫7 R的內飾與各項配置基本與高配版本的高爾夫 7相同,只是換裝了運動三輻式方向盤與四種可選的駕駛模式。但與S3相比配置就要高出不少,在高爾夫7 R上標配的前排加熱座椅、倒車影像等配置在S3上只能通過選裝來獲得。另外高爾夫7 R的電子手剎也會讓一些玩車之人感到遺憾。
高爾夫7 R的前排座椅讓我有些失望,高爾夫6 R上的賽車桶型座椅不復存在,雖然新的真皮座椅也能提供不錯的支撐性并更加舒適,但是這是一臺高爾夫R,沒必要向舒適性妥協太多。
至于儲物空間,常用的儲物格與杯架自然一個都不會少。而兩廂車的優勢此時也體現了出來,后排座椅座椅放倒后形成的超大裝載空間是目前高爾夫7 R在國內的競爭對手們望塵莫及的。
空間座椅小結:高爾夫7 R,骨子里還是一臺高爾夫7,其乘坐空間與儲物空間都沒有因為“R”的身份而打太多的折扣,多樣化的裝載空間也是高爾夫7 R增加受眾群體的一個賣點。當然我還是想說:“把賽車座椅還給我”!
動力方面,作為大眾R系列的最新車型,高爾夫7 R搭載了大眾第三代EA888系列發動機,2.0L直列4缸TSI汽油發動機可輸出206kW的最大功率與380Nm的最大扭矩,匹配6速雙離合變速箱;加上基于第五代Haldex耦合器的4MOTION®四輪驅動系統,官方公布的高爾夫7 R的0-100km加速時間僅需5.0秒。
動力小結:全新的EA888系列2.0TSI發動機有著更強的輸出與更低的油耗,可以說大眾在高爾夫7 R上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雖然高爾夫7 R發動機參數略遜于奧迪S3,但更輕的車身彌補了動力上的缺失,實際性能上的差別微乎其微,而且高爾夫7 R標配的換擋撥片也能帶來更多的駕駛樂趣。
全文總結:其實當奧迪推出S3的時候我就一直在等這一天,高爾夫R與奧迪S3的同室操戈永遠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兩臺車相差無幾的售價其實也為消費者減輕了選擇時的糾結:想要品牌,買S3;想要配置,那就買高爾夫R吧。其實不管怎樣,目前國內40萬價位的小鋼炮市場還是由大眾一統天下,不知道大眾的對手們是如何考慮的,我倒是希望福特可以盡早引進RS系列,一家獨大的比賽總是最無聊的。最后跟大家說聲抱歉,本文中高爾夫7 R的車身顏色并非那經典的“R藍”,其實這已無關緊要,那一抹藍色早已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