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導購 原創]
前不久,第七代高爾夫R正式登陸中國市場。這一代的高爾夫R相比上一代有了全面的提升,更強的扭矩和功率,更快的加速表現,然而百公里油耗較老款卻有所降低。價格方面,比上一代高爾夫R貴了1.3萬元,售價40.78萬元。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比第七代高爾夫R更早上市銷售,它的“同門師兄弟”——奧迪S3,售價只有39.98萬元。四個圈比VW還便宜,這是為什么呢?接下來我們為大家解析一下原因。

對于高爾夫R,無論你是否擁有它,這臺車都擁有著很高的關注度,自從70年代中期生產出第一輛高爾夫,然后便誕生了高爾夫GTI,許多人都認為這臺車在當時就是“小鋼炮”的代言人。但是直到第四代高爾夫R32的出現,搭載3.2L VR6發動機,并配備了四驅系統。才逐漸把高爾夫帶入了巔峰時期。如今,第七代高爾夫依然延續著在高爾夫家族象征著革命性的R血統。
第一代A3誕生于1996年,2000年進行了小改款,它是奧迪計劃的緊湊型豪華車的第一款。第一代A3是當時奧迪的入門級車型,使用的是“大眾A4型平臺”。第二代的A3發表于2003年,2009年進行了小改款,并且使用的是大眾A5型平臺。A3發表后的三年,奧迪S系列添上了一名新丁——奧迪S3。第二代S3發表于2006年,由Quattro公司獨立進行設計。
第七代高爾夫R和奧迪S3共用大眾集團的MQB平臺,車身尺寸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三廂車與兩廂車。
| 車身尺寸對比(mm) | ||
| 高爾夫R | 奧迪S3 | |
| 長度 | 4276 | 4472 |
| 寬度 | 1799 | 1796 |
| 高度 | 1442 | 1392 |
| 軸距 | 2626 | 2628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第七代高爾夫R與奧迪S3的內飾延續著大眾品牌和奧迪品牌的一貫風格,運動型方向盤與運動型踏板自然會出現在這兩款車型中。在配置上,奧迪S3搭載了MMI人機交互系統,并且中央液晶屏幕設計成為伸縮式,而高爾夫R的中央液晶屏幕為內嵌式。
前文中提到,第七代高爾夫R的售價為40.78萬元,奧迪S3的售價只有39.98萬元。根據以往在品牌影響力的作用下,理論上同級別車型中奧迪會比大眾賣的貴一些。但是,這次是怎么回事,奧迪卻比大眾便宜了0.8萬元。如果大家仔細看看配置表就不難發現,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奧迪S3被“定制”了,許多配置都被簡配,最難理解的是,作為一款運動車型,方向盤換擋撥片也被“閹割”了。當然,這些被簡配的配置,車主可以花錢再加裝回來,奧迪公司可以提供原廠的配件。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兩車的配置,看看我們到底需要花多少錢把它們買回來。
| 高爾夫R/奧迪S3配置對比(價格來自奧迪官網) | |||
| 高爾夫R | 奧迪S3 | 選裝價格(萬元) | |
| 前/后排側氣囊 | 前●/后● | 前●/后○ | 0.52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 ○ | 0.57 |
| 無鑰匙進入系統 | ● | ○ | |
| 可變轉向比 | — | ● | |
| 方向盤換擋 | ● | ○ | 0.25 |
| 定速巡航 | ● | ○ | 0.4 |
| 倒車視頻影像 | ● | ○ | 0.6 |
| 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 | — | 主●/副● | |
| 前/后排座椅加熱 | 前●/后— | 前○/后— | 0.49 |
| LED大燈 | — | ○ | 2.5 |
| 轉向頭燈 | ● | — | |
| 后視鏡電動折疊 | ● | ○ | 0.29 |
| 后排側隱私玻璃 | ● | ○ | 0.59 |
| 價格總計 | 3.71 | ||
| ●標配 ○選配 —無 |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通過上面的對比大家可以看到,在配置幾乎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列出了高爾夫R的配置和奧迪S3選裝后的配置,除了奧迪S3可選裝的LED大燈外,其他配置完全一致,它們的差價為3.71萬元。也就是說,奧迪S3增配后的價格為43.69萬元。在相同配置下的高爾夫R要比奧迪S3便宜。
上一代高爾夫R的油門踏板為地板式,而第七代高爾夫R則改為了懸掛式,同時奧迪S3也采用了懸掛式油門踏板。這種踏板設計不利于長時間駕駛,腳部容易產生疲勞。
雖然在中國市場銷售的高爾夫R的配置要比奧迪S3高了許多,但是高爾夫R作為一款售價在40萬元的車型并沒有配備電動座椅,相比之下,奧迪S3的八方向電動座椅調節就顯得大方了許多。
第七代高爾夫R和奧迪S3共同搭載了大眾公司最新的代號為EA888的2.0L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并且他們各自都匹配了同樣的一臺6速雙離合變速箱。高爾夫R的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5秒,奧迪S3的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4.9秒。
| 動力對比 | ||
| 高爾夫R | 奧迪S3 | |
| 排量(mL) | 1984 | 1984 |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 最大馬力(Ps) | 280 | 286 |
| 最大功率(kw) | 206 | 210 |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100—6500 | 5100—6500 |
| 最大扭矩(Nm) | 380 | 380 |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800—5100 | 1800—5100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4Motion就是大眾品牌的四驅代名詞,在大眾MQB這個平臺中,生產橫置發動機,偏向電子化控制的Haldex多片離合器結構,大眾高爾夫R搭載的是第四代Haldex四驅系統。其設計結構包括:前、后開放式行星齒輪組差速器和電控多片離合器總成。在正常行駛時,仍舊是偏重前驅,動力分配比為:90:10,一定程度上也可提升行駛經濟性;但在前輪出現打滑或全力加速時,動力分配比會變為50:50甚至更高,因為從理論上說,其后軸是有可能獲得100%動力的,只是這種情況非常極端,而且出現時間極短。而大眾旗下的輝騰、途銳都裝配了托森差速器,它們相當于機械結構自動控制開閉的中央差速器鎖結構。
quattro一詞在意大利語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對于奧迪來說quattro還有其他含義。1980年奧迪公司研發了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并把它裝備在一輛基于奧迪80底盤的雙門轎車上,這輛轎車的名字也叫quattro。另外奧迪旗下還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專門實驗和研發高性能車型。因此,quattro既代表著奧迪四驅技術,又代表一種車型,還是一家公司的名字。多數帶有quattro標志的奧迪車都裝備了托森差速器,對于這些車來說,托森差速器是實現全時四輪驅動的核心部件。例如Q5、Q7、A8等都采用縱置發動機,也就是說它們都擁有托森差速器,這樣的配備才是真quattro。
前文中提到,高爾夫R和奧迪S3都出自大眾公司的MQB平臺,而奧迪S3同樣搭載了橫置四缸發動機,并且沒有搭載奧迪的托森中央差速器。所以,在理論上高爾夫R和奧迪S3搭載了同樣的四驅系統。
編輯點評:高爾夫R在高爾夫家族中是性能旗艦車型,它擁有著相當一批“R控”。但是高爾夫R并不像普通版本車型一樣屬于走量的車型,所以不菲的價格注定讓高爾夫R被少數人擁有。另外一方面,在國外奧迪品牌的知名度沒有在國內那么高,相反高夫在外國卻是根深蒂固,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在德國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輛高爾夫。
再來談談奧迪S3,這款車并沒像高爾夫R一樣在很多年前就引入到了中國市場,它并沒有良好的車迷基礎。反觀“ABB”這三個品牌,各個級別車型競爭都非常的激烈,在緊湊型性能車這個級別,寶馬有M performance,奔馳有A級AMG,奧迪在這個級別一直屬于空缺,所以奧迪S系列緊湊車型的引進是早晚的事。雖然奧迪S3的配置沒有高爾夫R的高,但是奧迪在中國的品牌效應影響下,S3已經悄悄地被許多人認可。并且把許多寶馬和奔馳的潛在購買者爭取過來,再加上S3在市場上較大的優惠力度。在這個回合,奧迪的營銷策略搶占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