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兩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豪華品牌,奔馳和寶馬早已享譽全球,而它們的聞名除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突出的產品實力之外,也要感謝彼此的存在,或許從它們的誕生之日起,奔馳和寶馬就注定了要成為一對夙敵,從最入門車型到各自的旗艦產品,你都能找到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奔馳C63 AMG,在寶馬旗下和它抗衡的非M3莫屬,那么今天我們就請來一位寶馬M3車主,聽聽她心中的C63又是怎樣一款車。
今天我們請到的寶馬M3車主藍女士今年26歲,是一位職業(yè)策展人,藍女士是一個喜愛駕駛的人,對于車的動力和操控都有著一定的追求,同時,和很多女性車主一樣對愛車的顏值有很高要求,一下就相中了這輛阿布扎比藍的寶馬M3。
藍女士的這輛寶馬M3購于2016年年底,加上選裝了碳陶瓷剎車和方向盤加熱等,全部購車費用在120萬元左右,目前已經行駛了10000km。
小編:當初您購車時,是什么原因選擇了寶馬M3?作為一名女性車主,您對奔馳C63和寶馬M3的外形有什么評價?
藍女士:在有購車打算的時候,我在寶馬M3、奔馳C63和捷豹F-TPYE當中糾結了一下,起初本打算購買捷豹F-TPYE,但考慮到兩門車型的使用便利性,放棄了該車型。而對于奔馳C級AMG,在海外生活時我就駕駛一輛C63 S,它幾乎陪伴了我整個留學時光,雖然很喜歡這輛車,但是回國之后為了滿足新鮮感,還是決定買一輛寶馬M3。
奔馳C63和寶馬M3,作為兩個品牌的高性能產品,布滿全身的運動套件透著濃烈的戰(zhàn)斗氣息,刺激著你體內的荷爾蒙。
藍女士:對于兩款車的造型,很明顯它們有著各自鮮明的風格,寶馬M3的套件看起來更加兇狠,像是一個裝備齊全的運動員,而C63給我的感覺則是一個穿著西裝的野獸,多了幾分優(yōu)雅。
對于C63的中網(wǎng)藍女士非常喜歡,不僅尺寸比M3大了不少,奔馳的三叉星徽LOGO也非常氣派,帶來的視覺沖擊也更強。
藍女士:兩款車都裝配了LED大燈,不過C63的造型我覺得更加精致,同時它的自適應遠近光功能在我的M3上是沒有的,不僅顏值高功能也更強大。
奔馳C63和寶馬M3的車身都采用了“長鼻短尾”的設計,似乎這已經成為運動型車該有的樣子,即便是在普通C級和3系上也能找到類似的身形。
藍女士:C63的車尾設計沒有M3那么激進,整體的線條更加柔和,甚至完全看不出和普通C級的區(qū)別,倒是運動包圍和底部四出的鍍鉻排氣,還是讓我看到了C63兇悍的一面。
如果說寶馬M3的個性非常鮮明,能夠讓你一眼就看透它,那么奔馳C63則顯得有些低調,多了些神秘感。
奔馳C63的內飾設計源自于奔馳C級(W205),出身貴族的它骨子里始終散發(fā)著豪華氣。
寶馬M3的內飾并不像外觀那樣張揚,全黑色的內飾并沒有過多的裝飾,只是在部分區(qū)域加入了碳纖維飾板,而最醒目的當屬M方向盤了。
小編:相比于外觀,內飾又給您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藍女士:與外觀一樣,兩個車的內飾也呈現(xiàn)出了截然不同的風格,對于寶馬的內飾我聽過很多車友吐槽,做工不好用料差等等,雖然我并不認同他們的觀點,但相比奔馳C63的內飾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寶馬M3帶給我的是那種機械化的感覺,沒有刻意的去營造科技感,所有功能使用起來都那么的順手。而C63的內飾更加簡潔,在很多地方都是真皮,檔次感很高,對于豪華感的營造更加到位。
出色的人機工程學設計,加上兩側Alcantara材質的包裹,C63的方向盤絕對能激發(fā)每一個駕駛員的腎上腺素。
藍女士:兩個車的儀表盤都是傳統(tǒng)的機械指針,C63的彩色屏幕整體效果要好于M3,不過功能的繁多也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反而M3傳遞給我的信息更加直接。
藍女士:車載多媒體界面更加精美,操作起來動畫的效果也很棒,雖然寶馬M3的多媒體系統(tǒng)也很出色,但用戶體驗感受C63做的更好。
對于細節(jié)的處理,C63也做的更加到位,看似不起眼的空調控制按鍵,也可以設計出很高的檔次感。
藍女士:對于女孩子來說日常用品比較多,M3的儲物空間實在太少,經常要把零碎的物品放在副駕駛座椅上,而這點C63則表現(xiàn)的更好,儲物空間不僅更多還更加靈活。
奔馳C63和寶馬M3都采用了桶椅,不過C63的腰部和腿部包裹可以調節(jié),同時還支持獨立腿托,能夠滿足各種身材的駕駛員。
藍女士:我的寶馬M3并沒有配備天窗,加上全黑色的內飾坐在車里會感到有些壓抑,C63的全景天窗我很喜歡,車里顯得很通透。
對后排的照顧C63也做的很到位,不僅裝配了出風口,還具有獨立的空調,為后排乘客的舒適性提供了保障。
作為兩款主打運動性能的產品,奔馳C63和寶馬M3的動力系統(tǒng)還是很有看點的。換代之后的奔馳C63采用了一臺V8 4.0L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350kW(476Ps)/5500rpm,最大扭矩650Nm/1750-4500rpm,匹配了一臺7速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箱。而寶馬M3搭載了3.0L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317kW(431Ps)/5500-7300rpm,最大扭矩550Nm/1850-5550rpm,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
藍女士:寶馬M3性能表現(xiàn),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我對動力需求,而C63的這臺V8發(fā)動機參數(shù)更強,動力表現(xiàn)也自然更好。
藍女士:雖然動力參數(shù)上C63明顯要高于M3,但是在日常駕駛中幾乎感覺不到兩車的差異,給我的加速感覺都很順暢。
C63油門的調校并不像M3那樣靈敏,這樣讓駕駛員也可以很好的控制它,對于一個性能車來說,在擁堵路況下夠更好的控制車速。
V8發(fā)動機的魅力不僅僅只是動力的強大,帶來的感官體驗也更好,點火的瞬間就能感受到那迷人的聲浪,當你深踩油門便會癡迷于此。
藍女士:M3的轉向屬于寶馬一貫的精準,駕駛員與車的溝通非常直接,但轉向力度實在太重了,對于女孩子來說非常吃力,駕駛時間久了手臂會感到不適。
相比之下,C63的轉向力度輕盈很多,并且沒有過分的追求極致,好像刻意的在初段設置了一點虛位,而這樣的設定讓駕駛變得更加輕松。
藍女士:C63的駕駛輔助配置真是豐富,像防碰撞預警、盲點監(jiān)測、車道保持等等,這些在M3上都需要選裝才有。
總結:雖然只是短暫的接觸,但作為一名曾經的奔馳C級AMG車主,藍女士對這輛C63非常熟悉,此次C63的體驗讓她回憶起了曾經的那臺C63 S。對于寶馬M3那種追求極致的運動性能,甚至達到了有些偏激的程度,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寶馬的品牌精髓就是如此。而相比之下,奔馳C63則要顯得更加聰明,好像更明白駕駛者和乘客要什么,從動力駕駛、豪華氛圍的營造,到舒適實用性,所有都做的那么合適,那么讓人覺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