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導購 原創]
全新一代斯巴魯XV是基于斯巴魯新一代全球化平臺——SUBARU GLOBAL PLATFORM,所打造的首款國內在售車型。低重心的水平對置發動機搭配全時四驅系統,使得彎道中的它能給予駕駛者充足的信心。但是這一次我們不談駕駛,而是來解析一下這輛全新一代斯巴魯XV在品質方面的表現。
2018款斯巴魯XV的售價區間為20.48-23.48萬元,參與本次測試的是售價為22.48萬元的2.0i 全驅豪華版 EyeSight。該車配備了斯巴魯第三代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支持防碰撞剎車、全車速自適應巡航控制、警報與提示、起步油門誤操作預防以及車道偏離修正輔助五大主要功能。
(一)外觀設計介紹
新一代斯巴魯XV很大程度上還原了概念車的設計,采用了更寬、更低矮的外形。220mm的離地間隙配合全時四輪驅動系統,讓駕駛者有信心面對更加復雜的路況。
倒梯形中網表面被黑色噴漆覆蓋,更少的鍍鉻裝飾讓整車前臉渾然一體,這樣的設計也十分符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
鹵素光源前大燈在天氣狀況較差時有更好的穿透力,符合斯巴魯XV自身緊湊型SUV的定位。此外,XV頂配車型則采用帶有隨動轉向功能的遠近光一體式LED前大燈,并搭配有日間行車燈,更具科技感。
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主要有防碰撞剎車系統、全車速自適應巡航控制、起步油門誤操作預防功能、警報與提示功能以及新增加的車道偏離修正輔助五大主要功能組成,也是斯巴魯預防安全的核心。
新款斯巴魯XV的車身側面線條相比現款車型變化不大,整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480*1800*1615mm,軸距為2665mm,最小離地間隙為220mm。
雙色18英寸鋁合金輪圈的造型十分前衛運動,實拍車型采用普利司通品牌輪胎,輪胎規格為225/55 R18。
新款斯巴魯XV采用更寬的尾燈設計,進一步拉伸了車尾的視覺寬度。老款車型上類似于擴散器的下包圍造型得以保留,為車尾增添了一絲運動。
(二)燈組效果演示
(三)漆面厚度測試
接下來,我們將對斯巴魯XV的漆面厚度進行測試,包括發動機艙蓋、前/后翼子板、前/后車門、車尾門以及車頂這些部位,都在漆面測試的考核范圍之內。
在漆面測試環節,我們選取了斯巴魯XV車身上的7個部位,包括發動機艙蓋、右前/后翼子板、右/前后車門、車尾門以及車頂,每個位置均隨機選擇5個點采樣測量,最后計算其平均值。
總的來說,斯巴魯XV在車身漆面工藝方面的表現非常令人滿意。136μm的漆面平均厚度值,相比同級別車型處于中上等水平。通常情況下,非鐵材質車身覆蓋件的漆面厚度值均小于120μm,而斯巴魯XV前發動機艙蓋的漆面厚度達到了132μm,這樣的表現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它優秀的漆面噴涂工藝。
| 斯巴魯XV漆面厚度測試數據 | |
| 結構部位 | 漆面厚度(單位:μm) |
| 發動機艙蓋 | 132(NFe) |
| 前翼子板 | 150 |
| 前車門 | 136 |
| 后車門 | 131 |
| 后翼子板 | 149 |
| 車尾門 | 140 |
| 車頂 | 116 |
| 整體漆面厚度平均值 | 136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四)車身縫隙測試
在這個環節,我們將用游標塞尺對斯巴魯XV的車身縫隙進行測量,包括發動機艙蓋與前翼子板之間(兩側)、前翼子板與前車門之間(兩側)、后車門與后翼子板之間(兩側)、車尾門與后翼子板之間(兩側)共計八個測試位置。
備注:由于測試位置較多,為了便于大家橫向對比閱讀,我們將測試結果列出表格進行展示,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單獨點擊某一部位的圖片進行查看。
| 斯巴魯XV車身縫隙測試數據 | |
| 測試位置 | 縫隙寬度(單位:mm) |
| 發動機艙蓋與前翼子板之間(左側) | 3.6 |
| 發動機艙蓋與前翼子板之間(右側) | 3.4 |
| 前翼子板與前車門之間(左側) | 4.0 |
| 前翼子板與前車門之間(右側) | 4.0 |
| 后車門與后翼子板之間(左側) | 3.0 |
| 后車門與后翼子板之間(右側) | 3.0 |
| 車尾門與后翼子板之間(左側) | 6.6 |
| 車尾門與后翼子板之間(右側) | 6.4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斯巴魯XV車身縫隙的表現給了我們十足的驚喜,該車所測試部位的誤差均在0.2mm之內,大部分覆蓋件幾乎沒有裝配誤差。這樣的表現能夠用優秀來形容,甚至許多豪華品牌車型的車身縫隙表現,都遠不及參與本次測試的這臺斯巴魯XV。
(五)車窗透光率測試
這一環節中,我們將對斯巴魯XV的車窗透光率進行測試,包括檢測紫外線(UV)、可見光(VL)以及紅外線(IR)在穿過車窗時的透過率。
備注:由于所采用的光學透過率測量儀設計比較獨特,造成在測試時我們需要反向手持儀器。為了便于大家閱讀,我們對以下圖片進行了180°旋轉。
斯巴魯XV的前排側窗在測試時的結果為,紫外線透過率21%,可見光透過率77%,紅外線透過率為26%。
該車第二排側窗在測試時的結果為,紫外線透過率11%,可見光透過率25%,紅外線透過率為23%。
通過對前排側窗與第二排側窗的透光率測試,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斯巴魯XV的前排側窗與第二排側窗對紫外線與紅外線有明顯的阻擋作用。此外,由于測試車型第二排側窗的可見光透過率為25%,因此我們也能推斷出該車配備了后排隱私玻璃。
斯巴魯XV的玻璃來自板硝子和旭硝子兩個品牌。其中后三角窗和后風擋采用旭硝子玻璃;天窗采用的是板硝子玻璃。
(六)內飾功能及品質
如果你之前見過森林人的內飾,那么相信當你進入斯巴魯XV時一定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相比上一代車型,新斯巴魯XV不僅在設計方面做了改動,同時在內飾做工方面也有著更好的表現。
斯巴魯XV采用左右對稱式的內飾設計,整體風格更加偏重年輕化。空調出風口由老款的橫向改為縱向設計,從而預留出了更大的中控面積來放置觸摸屏幕。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采用皮質面料包裹,方向盤左側分布著音量控制、語音識別等按鍵,右側按鍵用來控制斯巴魯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
新斯巴魯XV的儀表盤采用傳統形式,機械指針搭配液晶屏,兼顧了直觀性和顯示信息的豐富度。
中控臺上下雙屏幕的設計已經出現在現款森林人的內飾設計中,8英寸的中控屏顯示效果清晰、觸控流暢,還支持百度CarLife互聯功能。
中控臺上部的液晶屏顯示效果十分清晰。可以實時顯示四驅系統中四個車輪的動力分布、車輛傾斜角度和空調溫度等諸多實用信息。
大尺寸旋鈕及按鍵布局的設計,令日常駕駛時駕駛員的盲操作變得更加方便。
坡道輔助系統和X-MODE駕駛模式選擇,則令新斯巴魯XV在復雜路況條件下獲得了更好的通過性。
(七)設備功能演示
(八)發動機怠速振動測試
這個環節中,我們通過使用手持式測振儀,對斯巴魯XV的發動機在怠速運轉狀況下的振動情況,以及發動機在怠速運轉狀況下振動傳遞到車內的情況進行測試。
在測試發動機怠速運轉狀況下的振動情況時,我們將在發動機裝飾罩上選擇5個采樣點進行測量,計算其平均值作為最終的結果。而測試的項目為振動速度,單位以“mm/s”計算。
| 斯巴魯XV發動機怠速運轉狀況下振動情況測試數據 | |
| 測試采樣點 | 振動速度(單位:mm/s) |
| 發動機中間 | 0.9 |
| 發動機左上 | 3.1 |
| 發動機左下 | 3.7 |
| 發動機右上 | 1.6 |
| 發動機右下 | 1.8 |
| 平均值 | 2.22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保持發動機怠速運轉的情況不變,關閉一切能夠引起振動的設備,如音響、空調等,此時我們在車內儀表臺所測得的振動速度值為0mm/s。
在振動的抑制方面,水平對置發動機本就有自己的先天優勢,我們通過手中的測振儀就能夠印證這一點。2.22mm/s的振動平均值在四缸發動機中的表現算得上第一梯隊。
(九)底盤懸掛及細節品質
斯巴魯XV采用前麥弗遜后雙叉臂的懸掛結構,得益于新平臺的優勢,新斯巴魯XV的前部扭轉剛性提高了90%,前懸掛剛性提升70%。
斯巴魯XV采用前麥弗遜后雙叉臂的懸掛結構,底盤有著不錯的平整度。從圖中能夠看出實拍車型的后轉向節采用鋁制結構,有助于降低簧下質量,以換取更好的行駛穩定性。
斯巴魯XV的發動機艙蓋表面安裝有隔音棉,為整車良好的NVH表現奠定了基礎。
斯巴魯XV的前輪拱內覆蓋有護板,能夠有效降低行車過程中砂石與車身部件撞擊產生的噪音。
(十)轉彎直徑測試
所謂“最小轉彎直徑”,是指將方向盤向一側轉到極限位置時,完成一次完整的調頭動作所需要的距離。通常情況下,車輛的最小轉彎直徑越小,則該車在城市行駛時會更加便利。經過實際測試,斯巴魯XV的最小轉彎直徑為9.75m。
編輯點評:全新一代斯巴魯XV順利的通過了我們這次品質測試的層層考驗,總的來說它不是一個偏科的角色。在每個環節中,這輛斯巴魯XV都能交出令我們滿意的答卷,而在車身縫隙以及發動機振動環節,它的表現甚至讓我們驚喜。如果你正在考慮購入一款SUV,并且預算在二十萬出頭,那么為何不考慮一下這輛具備全時四驅、水平對置發動機和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的進口斯巴魯XV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