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導購 原創]
前幾年小型SUV市場正火的時候,一道紅色的魅影如同雕刻般深深的印在了無數車迷的腦海深處。它的外形以及內飾所形成的沖擊力讓我記憶猶新,而它終于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時間已經來到了2017年末。這款姍姍來遲的車型是否能夠在已經趨于穩定的小型SUV市場再度掀起波瀾,咱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臺馬自達CX-3。
近年來各大品牌車型的外觀設計可謂大起大落,讓廣大車友心情起伏不定。而唯一一個不需要大伙擔心顏值的品牌,或許就只有采用“魂動”理念的馬自達了吧。在同級車型大多向空間妥協的情況下,CX-3依舊堅定的走在了運動這條路上,其外觀設計絕對能夠讓大多數人一見傾心,即便是它采用的已經不是最新版的“魂動”設計。
雖說早已在網上領略過它的風采,但是見到實車后仍不免贊嘆它的顏值。馬自達的家族式設計目前已為我們所熟悉,CX-3整車的運動感相比一旁的CX-5更為濃郁。
“魂動”設計理念有多么成功,我想熱賣的昂克賽拉、阿特茲等車型足以說明。而前臉無疑是這一設計最為突出的表現,僅僅一個“好看”稍顯單薄,但卻是每個見到CX-3的人都會發出的感嘆。
大尺寸的進氣格柵是前臉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不過相較于新款CX-5內陷的設計,現款CX-3因為發布時間較早,所以還是上一版的設計,少了那么一絲狠勁。
大燈依舊采用的是“流星錘”設計,比較遺憾的是燈源方面均采用的是鹵素燈源。
轉向燈移到了霧燈區,豎向布局的霧燈區猶如兩顆鋒利的獠牙一般。
車身的側面線條依舊是非常流暢、極具動感。CX-3的長寬高分別是4275/1765/1550mm,軸距為2570mm。這一數據在同級并沒有什么優勢,而馬自達確實也不太重視這方面。
雙色后視鏡造型與CX-4幾乎一致,設計并不復雜,但非常耐看。配備了電動調節/折疊和電加熱功能。
車輛的D柱位置采用了黑色飾板進行裝飾,使得后風擋與三角窗相互連接成一個整體,更為飽滿。微微上翹的擾流板也能夠帶來更出色的風阻系數。
尾部的造型圓潤飽滿,這種小翹臀的感覺可謂男女通吃。并不算魁梧的身板配上雙邊單出的排氣布局,相信誰都知道它不是好惹的。
尾燈的造型非常簡潔,內部的LED導光帶造型與前大燈類似,在夜間有著極高的辨識度。
和家族中的其他車型一樣,CX-3也因為并不平坦的車頂而無法配備全景天窗。
實拍車型配備了18寸雙五輻輪圈,造型簡潔耐看。輪胎方面采用的是橫濱的AVID S34系列輪胎,規格為215/50 R18。
小結:或許是我本身鐘愛馬自達的原因吧,對于馬自達的車型我確實很難挑出什么毛病。特別是CX-3這種身材小巧的車型,馬自達并不會為了空間而在外觀上做絲毫的妥協,這也使得CX-3的外觀足夠激進,足夠漂亮。這樣才能像熱刀切黃油一般劃開消費者們的心房。
CX-3的內飾雖說沒有太多出挑的設計,但絕對不會讓人覺得平庸無趣。而在用料上,相比同價位的其他車型也絲毫不落下風。配置方面,CX-3主要以實用為主,這也是馬自達的一貫風格。
CX-3是基于馬自達2平臺打造而來,所以內飾也幾乎與馬自達2一模一樣,簡潔個性的內飾相信非常符合年輕消費者的胃口。
中控臺頂部雖采用的是硬質塑料進行覆蓋,不過表面采用了紋路處理,不會讓人產生廉價感。
副駕駛位置中控臺采用了貫穿式設計,也是中控臺的一大亮點。下部采用的皮質包裹以及紅色縫線則加深了車內的運動感。
方向盤造型沒太多可說的,如今馬自達旗下的車型均采用的是這款方向盤,手感無可挑剔。不過比較遺憾的是并沒有配備換擋撥片,希望國產后能夠增加這項配置。
飛翼式布局的儀表盤做工精致、顯示效果出色,實拍車型為高配車型,儀表盤中間為轉速表,右下方小液晶屏則顯示時速。
方向盤左側控制區集成了TCS OFF(車身穩定控制)、i-stop OFF(發動機啟停)按鍵以及大燈高度調節撥輪。
懸浮式設計的中控屏搭載馬自達“悅聯”多媒體系統,功能比較全面,布局位置也更利于駕駛安全。唯一的缺點在于7英寸的大小在同級中稍顯小氣。
多媒體系統的操作面板位于手剎右側,后方還設有手枕,操作起來非常方便。
在MX-5上出現的圓形出風口也出現在了CX-3上,材質做工和手感都非常出色。
單溫區恒溫空調采用三個旋鈕進行控制,旋鈕阻尼清晰不松散,完全沒有上手難度。
實拍車型還配備了HUD抬頭顯示系統,不過由于車輛無法點火,所以我們無法進一步知道其顯示效果。
CX-3的車門板上,在身體經常接觸的部位采用了翻毛皮和皮質進行覆蓋,車窗控制區還采用了仿碳纖維材質進行裝飾。
小結:由于目前是進口版車型,可選擇的配置并不豐富,僅有兩款。相信未來在國產后,CX-3上會出現更多更符合國人需求的配置。
前面也提到了,CX-3對于空間方面并不重視。而馬自達旗下車型對于空間的理解一向也都是“夠用就好”,所以對于車內的空間,我們并沒有抱太高的期望,事實證明,這是對的。當然,喜歡馬自達的朋友也不會沖著空間這一點而去否定它。
CX-3前排座椅的造型比較運動,靠背和坐墊的側翼凸起較高,包裹性非常強,面料采用皮質與織物拼接而成。
體驗者身高175cm,在將座椅調至最低并調節好靠背后,頭部有四指剩余空間。
沒有扶手箱在這一級別車型中并不罕見,不過對于駕駛者而言確實不太方便。
后排座椅的造型相較于前排來說要平坦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后排中間位置也配備了頭枕。
前排座椅保持不動,同一體驗者移至后排,頭部位置由于車輛采用了掏空設計,所以較為寬裕,有一拳的剩余空間。而腿部則非常局促,僅有兩指剩余空間。
后排地板中間位置的凸起較高,超過了一部iPhone 7Plus,對于這一位置乘客的舒適性有著較大的影響。
中控臺底部設計有一個開放式儲物格,內部深度和高度都不錯,有著不錯的實用性。此處還提供了各種接口,實用性非常強。
手剎右側提供了一對杯托,底部帶有防滑墊,不過并沒有配備限位裝置。
手套箱的開口較大,但內部容積在同級中只能算一般,勉強能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前后排車門板上的儲物格尺寸也非常有限,前排除了水杯位外還有一點儲物槽,而后排車門板上則僅剩下一個水杯位了。
手剎后方提供了一個儲物格,內部的隔板可以拆卸來放置更大件的物品。
根據之前海外版車型公布的數據來看,CX-3的行李廂容積為350L。這一數據在同級只能算是及格,前面也說到了,這并非它的長處。
目前引入國內的兩款車型均搭載的是2.0L發動機,匹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這是大伙非常熟悉的動力組合了。而未來國產后,相信會有1.5L車型出現,豐富消費者的選擇。
CX-3搭載的這臺采用創馳藍天技術的2.0L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07kW(146Ps)/6000rpm,最大扭矩為197Nm/2800rpm。
變速箱方面則是大伙所熟悉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一些朋友期待的手動擋車型并未引入。
懸掛方面,CX-3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掛的組合,海外版的四驅車型也并未引入國內。
小結:CX-3的最大弱點是空間,不過喜歡它的人也不太會在意空間。而采用創馳藍天技術的動力總成表現有口皆碑,一貫運動的操控調校也是同級車型中少有的。
總結:當然,作為一臺小型SUV,價格總歸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而CX-3目前兩款車型14.98萬和15.98萬元的售價確實不算便宜。但是想想全國限量5000臺,心一狠為了信仰充一回值也是不虧的。當然,理性的朋友也可以等一等國產車型上市,畢竟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急這么幾個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