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導購 原創]
提到超跑與賽車,自然繞不開“法拉利”三個字。而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到賽車的樂趣,法拉利也一直在縮短街車與賽車的差距。年初亮相的488 Pista已經讓人足夠瘋狂,沒想到法拉利這次將全套規格搬到了敞篷車上,打造出了一臺可以合法上路的敞篷賽道猛獸——488 Pista Spider。
488 Pista Spider是法拉利的第50款敞篷車型,所以很有紀念意義。除了敞篷設定之外,它的外觀、內飾、動力等都與488 Pista保持一致。本次亞洲首發活動沒有試駕環節,所以只能靜態品鑒這臺賽道猛獸,等不及細品圖文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官方宣傳片一睹為快。
488 Pista Spider造型兇悍,并且保留了Pista賽車涂裝。整車空力套件參考了488 Challenge與488 GTE兩款賽車,使其空氣動力學效率比488 Spider提升了20%。
488 Pista Spider可以用“無碳不歡”來形容,發動機蓋、前/后保險杠、側裙、擾流板等部位均使用了碳纖維材質,賽道氣息濃郁。
該車的前包圍借鑒了F1賽車的S-Duct設計,一部分氣流從前杠上方穿出,給前軸提供下壓力。另一部分氣流向下經過前擴散器,最終從輪圈流出,以形成底部負壓。
除此之外,前杠兩側還向內凹陷,當氣流向外偏轉后,可以對輪圈、前擴散器產生吸力,從而進一步增加下壓力。
488 Pista Spider的車燈造型很熟悉,從458系列一直延續到現在。氙氣透鏡大燈+多顆LED日行燈很有辨識度,面積雖小但氣場不小。
從側面來看,它的車身結構與488 Spider保持一致,緊繃而又動感。每一根線條看似天馬行空,但都蘊藏著空氣動力學設計。
經過估算,488 Pista Spider的頂篷能在20s左右完成開啟或閉合,并且可以在低速行駛時進行操作。
關上頂篷的488 Pista Spider看上去渾然一體,這也是軟頂敞篷車所不具備的優勢。后窗玻璃采用了聚碳酸酯材料,進一步減輕了重量。
488 Pista Spider標配了20英寸鍛造輪圈,同時也有減重20%的碳纖維輪圈可選。該車的懸掛硬度比488 Spider增加了10%,并且優化了剎車冷卻系統,使得200km/h-0的剎車距離縮短了整整1m。
除此之外,488 Pista Spider還將發動機進氣孔進一步后移,這樣不僅縮短了進氣道長度,還為尺寸更大的中冷器騰出了空間。
車尾依然是熟悉的圓燈+圓排氣尾喉,與488 Spider相比,488 Pista Spider的擾流板加高了30mm,加長了40mm,最終提升了25%的下壓力。
該車的后擴散器與488 GTE異曲同工,配有三個可旋轉14°的襟翼,能在低速工況下關閉擴散器,以降低空氣阻力。
近年來法拉利的內飾都很簡潔,在488 Spider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去掉多余部件,換上更多碳纖維、Alcantara以及鋁合金材質,便得到了488 Pista Spider的內飾。
雖然大體上簡潔粗暴,但從手工縫線等細節還是能體驗到精致感與儀式感,畢竟這是一臺價格不菲的民用超跑。
488 Pista Spider的方向盤造型與488 Spider相同,只是增加了換擋提示燈與大面積碳纖維材質,畫風瞬間運動了不少。
Manettino旋鈕沒有缺席,切換至RACE模式可將488 Pista Spider的換擋時間縮短至0.03s,切換至CT OFF模式可以通過FDE系統調節側滑角度,非常適合新手駕駛者尋找樂趣。
本次實拍的488 Pista Spider選裝了全碳纖維儀表,黃色表盤很有辨識度,兩側的液晶屏可以顯示更多信息,甚至取代了傳統車型的中控屏。
488 Pista Spider的中控區域很簡潔,空調面板采用了傳統設計,所有功能都可通過按鍵與旋鈕操作。
倒擋、自動擋與彈射按鍵位于全碳纖維“擋桿”上,這種從中控地臺伸出的設計可以進一步減輕重量。
488 Pista Spider的一體式運動座椅比488 Spider更薄、更硬、更有戰斗氣息,藍黑配色與內飾相呼應,視覺效果不錯。
前置行李廂的空間出乎意料,尤其縱向深度可以容納大尺寸物品。原廠工具包與補胎套裝位于廂內兩側,并由皮帶捆扎固定。
出于輕量化考慮,488 Pista Spider取消了手套箱,并在座椅后方與車門處設立了小尺寸網兜,容納小件隨身物品還是沒有問題的。
488 Pista Spider搭載了連續三年奪魁“國際發動機評選”的V8 3.9T發動機,并且使用了輕量化曲軸、飛輪與鈦合金曲柄,使發動機進一步減掉了18kg重量。性能方面自然也有顯著提升,各項數據都很唬人。
編輯點評:將純粹的賽道定位與敞篷相結合,法拉利488 Pista Spider算是第一位吃螃蟹的“好漢”。對于那些腰包臌脹、要求嚴苛,同時又想打開車頂宣泄自我的富豪來說,也許488 Pista Spider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圖:和雨韜/文:和雨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