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導購 原創]
2018年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是寒冷的一年,各個品牌都使出渾身解數來增加銷量。而對于我們導購組的汽車編輯們來說,2018年的冬天寒風蕭瑟,卻也收獲滿滿,回顧一下2018年上市的眾多新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最喜愛和最失望的車型,畢竟眾口難調嘛。本來這是個很私密的討論,但被領導聽見了,大手一揮,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目的在于把我們最真實的想法和意見分享給大家,也許正和你想的不謀而合呢。
大家好,我是愛卡汽車導購組的編輯韓博浩,作為一名自吸死忠粉兼“日吹”,盡管2018年好車頻現,但都沒有撼動福特Mustang和本田雅閣混動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到底為什么,您接著往下瞧。
喜愛車型一:福特Mustang
喜愛理由:年輕就要躁起來。
Mustang的造型十分經典,看上去就是一輛典型的美式Muscle Car,發動機蓋上設置的散熱孔可不是裝飾,而是真正可以起到導流+散熱功能的。車身側面的線條力量感十足,并且還有5.0L車型獨有的標識。但更直觀分辨出2.3T和5.0L車型最好的辦法還是來到車尾,5.0L V8車型采用了雙邊四出的排氣布局,還配備了可變閥門排氣。而尾燈造型則是我最喜歡的了,點亮后十分顯眼。
福特野馬可能是目前中國市場里所剩無幾的搭載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型了,車內的布局同樣致敬了經典,方向盤和擋桿的造型都讓我們仿佛走進了美國大片中,開著一輛野馬在西部狂奔,身后卷起大片的塵土。
福特Mustang搭載了2.3T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或5.0L V8自然吸氣兩款發動機,其中5.0L V8發動機能爆發出343kW(466Ps)/7000rpm的最大功率,而最大扭矩則為556Nm/4600rpm。在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是一款10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喜愛車型二:雅閣銳·混動
喜愛理由:勤儉省油靠混動。
雅閣銳·混動的外觀基本和汽油版車型一致,整體偏向年輕動感的設計,翼子板上的“HYBRID”彰顯了它的混動身份。而在車尾,雅閣銳·混動也十分低調地采用了隱藏式排氣的設計,顯然這輛車其實更需要溫柔一點兒去對待。
雅閣銳·混動的內飾設計十分傳統,但顯得很大氣,懸浮式的中控屏幕和半液晶儀表盤也提升了車內的科技感。方向盤整體粗細適中,握感不錯,轉向的手感也給人一種安逸的感覺。整個車內最吸引我的還是這套換擋按鍵了,不僅直觀,而且按鍵的手感也十分出色。
第十代雅閣銳·混動車型搭載了最新的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其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07kW(146Ps)/6200rpm,最大扭矩為175Nm/3500rpm,作為一款混動車型,其發動機的最高熱效率達到了驚人的40.6%,十分出色。而電機的最大功率為135kW(184Ps),最大扭矩則達到了315Nm,綜合最大功率為158kW(214Ps)。在動力方面,無需為這套動力總成擔心,其不僅動力強勁,而且響應極為迅速,依靠電機的輔助,相比傳統汽油發動機有著明顯的優勢。并且在保證動力的同時,其燃油經濟性的表現也十分出色,愛卡實測的綜合工況油耗僅為5L/100km左右。
其實說實話,我自己就開阿特茲,也十分認同馬自達追求駕駛樂趣的精神,而對于新上市的CX-8來說,與其說是失望,不如說我對它抱有著更多期望,就好像我們對蘋果公司的態度,能拿出黑科技才應該是正常表現。
雖然眾口難調,但是對于馬自達魂動設計,我的同事們幾乎都給出了好評,馬自達CX-8也同樣不例外。雖然車身尺寸很大,但CX-8并沒有顯得很臃腫,而是體現出了高水準的流線美,車身比例十分協調,相信任何一個沒見過魂動設計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然而作為阿特茲車主,我可是十分羨慕新款CX-5車主所擁有的點陣式中網,很遺憾CX-8依舊采用了和現款阿特茲相似的進氣格柵造型,要知道CX-5的前臉設計可以說是無可挑剔了,相信最新的點陣式中網以后一定會成為馬自達旗下所有車型的標配。
CX-8的儀表臺被大面積的軟質材料覆蓋,手感不錯,而且在很多細節之處也體現出了設計的用心,比如膝蓋旁邊的中控臺也采用了皮質材料覆蓋,這可是很多競爭對手都會忽視的,然而作為馬自達車主,僅就這一點,出門在外難免也要向朋友炫耀一番。不過,我更希望能在車內看到更多色彩的點綴,比如縫線、或者儀表盤的指針或燈光,如果能加入一些新的色彩元素,相信整個車內的氛圍會更加生動。
對于創馳藍天技術,我覺得十分適用于我們中國的城市道路,在匹配度滿分的變速箱輔助下,完全可以兼顧動力和燃油經濟性。搭載在CX-8上的這款發動機和阿特茲上的那臺參數一樣,在空載情況下的表現確實不錯,但我其實更希望早日看到搭載第二代創世藍天技術的車型被引入國內,不管是哪款車型,相信都能對目前的小排量渦輪增壓趨勢發起挑戰。
編輯總結:對Mustang的喜愛其實是出于對大排量自吸發動機的喜愛;對雅閣銳·混動的喜愛則是對其高性價比的喜愛;而對于CX-8,我其實是希望馬自達能繼續拿出更多的黑科技來,一次次地來驚訝到我們。
大家好,我是愛卡導購組的編輯尉遲晉臣,作為一名忠實的德系車粉絲,雖然2018年有奔馳G級、寶馬X5、奔馳A級三廂版等多款德系重磅新車上市,但真正能在我心中占據一席之地只有林肯領航員和奧迪A5,這是為什么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喜愛車型一:林肯領航員
喜愛理由:陸地巡洋艦算什么,我要的是游艇。
新款林肯領航員于今年1月正式上市,新車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碩大的進氣格柵、方形的大燈讓本就方正高大的車頭更顯霸氣。而鍍鉻中網內部與林肯LOGO相同形狀的鏤空設計也體現出了它在細節上的極致追求。只有當你站到這個體長超過5.3m,身高超過2m,寬度超過1.9m的巨無霸身邊時,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震懾力。
誰說美國人不懂豪華,領航員就用猶如游艇般的內飾和寬大的空間詮釋了美式豪華的奧義。車內隨處可見的皮革材質、精致考究的木紋飾板,讓你仿佛真的置身于一艘豪華游艇內,享受著車內的寧靜和30向電動調節座椅帶來的極致享受。
V8還真的那么重要嗎?只有你真正開過領航員你才會感嘆,為什么一段旅程過得總是那么的快。
喜歡車型二:奧迪A5
喜歡理由:拒絕平凡,活出自己。
奧迪A5采用了奧迪品牌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前臉六邊形進氣格柵面積非常大,兩側LED大燈組內部線條非常犀利,配合發動機蓋上方幾條突出的棱線和前保險杠兩側夸張的進氣口設計,使得整個前臉看起來富有攻擊性。
A5的內飾雖同樣采用了奧迪家族的傳統樣式,但簡潔科幻的內飾與犀利動感的外觀十分搭調,我個人認為是奧迪家族中最和諧的一款車。
A5搭載了大家最為熟悉的EA888 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85kW(252Ps)/5000-6000rpm,最大扭矩為370Nm/1600-4500rpm,傳動系統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頂配車型更是配備有四驅系統,在四驅的加持下,0-100km/h加速僅需6s。一臺如此充滿個性,但卻又上手無難度的車怎么能讓我不喜歡呢?
Q70L的外觀柔美和諧,傲人的車身尺寸為它帶來了其他對手所不具備的強大氣場。幾乎看不到棱角的線條舒展順暢,勾勒出了修長耐看的車身。相比如今線條鋒利的新車,Q70L的造型更加端莊,更有韻味。
我一直覺得帕薩特的內飾就已經很油膩了,當看到Q70L的內飾時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天真。深灰色的內飾、機械式儀表盤、分辨率感人的中控屏幕、棕紅色的木紋飾板,都能瞬間將你拉回上個世紀。
作為一個唯汽缸論的德系車粉絲,如果Q70L繼續搭載那臺征戰多年的VQ25HR發動機的話,那前面提到的種種問題我都能原諒,但它卻選擇隨波逐流,減掉兩缸,加上渦輪增壓器,靠出賣自己的靈魂博取更低的稅負,以換取更多的銷量。這樣一輛喪失了本性的車真是令我扼腕嘆息。
編輯點評:領航員這樣一款脫胎于皮卡的全尺寸SUV可以說毫無操控感可言,但卻讓我體會到了美式豪華。可能在很多人眼里A5就是一輛A4L,但在我看來,它身上那股運動的氣質是A4L絕對給不了的。最后說到Q70L,雖然它的外形和內飾多年未變,但其實我還是挺喜歡這種低調的,只是如今它換裝了2.0T發動機,平穩厚重的精髓也隨之消散,讓我感到惋惜。
大家好,我是愛卡導購組唯一的女編輯汪凱琳。與工科男同事們相比,我并不怎么看重車型的0-100km/h加速成績。看到這可能有朋友想問了,“那你看重什么呀?”答案很簡單——顏值!所以,2018年我最喜愛的車型都是可以“C位出道”的那種。

喜愛車型一:雷克薩斯ES
喜愛理由:教科書般的優雅。


我個人對汽車品牌并沒有什么偏愛,雷克薩斯算是個例外,誰讓人家長得好看呢?小到CT、IS,大到LS、LX,每一款都擁有極致優雅的線條。說回這款雷克薩斯ES,它繼承了家族旗艦LS的基因,紡錘形中網動感、矩陣式大燈更具棱角,每個細節都是那么完美。


環抱式座艙比之前更有層次感,用料、做工保持了豪華品牌的應有水準,能摸到的部位基本都被皮質材料或軟性材料包裹。頂配車型配備Mark Levinson音響,對人聲的解析讓人流連忘返。
加速能力不是雷克薩斯ES的強項,也不是它的專攻領域。把腳搭在油門上,感受順滑的動力銜接和均勻的推背感才是正確的駕駛方式。另外,由于基于TNGA架構打造,全新雷克薩斯ES的底盤響應比之前更好了,懸掛質感也有所提升。
喜愛車型二:奧迪S4
喜愛理由:暴力、便宜。


奧迪S4比A4L更好看,我這么說大家都沒意見吧,畢竟沒有人能對夸張的運動套件say no。另外,奧迪S4提供的幾款車漆也很令人激動,除了圖片上深邃的納瓦拉藍,還有哥特蘭綠、維也納黃等常見于奧迪家族性能車的漆色,質感棒極了。


內飾是標準的奧迪風格,但一些“S”系列專屬細節還是能讓人一眼看出它的與眾不同。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算是比較大的亮點,“虛擬座艙”的屏幕分辨率和內容豐富程度都是標桿級別。

奔馳 AMG C43 4MATIC,68.28萬元;寶馬 340i xDrive M運動型,68.40萬元。在發動機參數和0-100km/h加速成績差距很小的情況下,奧迪S4的售價比兩位直接競爭對手低了20萬元,可以說是非常感人了。所以,除了帥氣的外表和暴力的心臟,我們還能給奧迪S4貼上一個“高性價比”的標簽,這對性能車來說可是夠新鮮的。


蔚來ES8的“X-Bar”前臉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這也是蔚來的家族特色。相對扁平的設計可能是為了突出電動車的未來感和科技感,但整體接受度勢必會受到影響。


這套車機系統為蔚來ES8招來了很多爭議,比如“很多消費者已買單的配置遲遲未能更新”,再比如“總是黑屏影響正常使用”,甚至有人因此將該車定義為“半成品”。雖然蔚來ES8在2018年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但研發團隊還是應該在細節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新能源品牌的口碑本來就有待積攢,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很多人不敢買電動車,就是因為有“續航焦慮癥”。以蔚來ES8的體量來看,它完全可以裝載更大的電池,但它偏偏只配備了容量為70kWh的標準電池包,實測續航里程僅200-300km,在北方的冬天那就更難熬了。開慣汽油車的朋友,你們能受得了嗎?
編輯點評:雷克薩斯ES真的是“萬人迷”,編輯部里幾乎沒有人吐槽過的那種,它愈發極端的設計和愈發成熟的動力系統都散發著讓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奧迪S4則后發先至,在暴力和售價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性價比“吊打”奔馳 AMG C43和寶馬 340i,真是一出好戲。最后說說蔚來ES8,它在北京街頭的能見度絕不遜于同級別任何一款SUV,所以最開始我還是有所期待的。但接觸之后你就會發現,除了較優秀的做工和較好的性能,它幾乎沒有任何其他優點來支撐44.80-45.60萬元的售價。有這個錢,我干嘛不買頂配雷克薩斯ES和奧迪S4啊?
大家好,我是導購組編輯王瀚,作為SUV的偏好者,今年出現了很多讓我心動的車型。比如全新一代牧馬人Sahara和全新保時捷Cayenne。至于為什么在眾多SUV中獨寵它二位,請往下看。
喜愛車型一:Jeep 牧馬人Sahara
喜愛理由:舒適性更高,更適合國內用車環境。
牧馬人的外觀設計依舊非常經典,但細看之下您就會發現其改變。標志性的七孔式進氣格柵自然沒有缺席,但部分新加入的設計元素使它看上去更有立體感。車尾設計變化不大,但設計靈感源自于戰時車輛備用油箱的尾燈絕對是畫龍點睛之筆。
與依舊非常硬派的外觀不同,走進車內就會發現牧馬人的內飾要比前代車型更有現代感。當然,經典的家族式設計元素也并沒有缺失,粗壯的換擋桿等設計得到了保留。
很多人質疑這套2.0T+8AT的組合,但是要知道,國內大部分消費者買它不是為了去穿越老掌溝,2.0T的動力參數無論是數據上還是實際表現中都要比老款車型的3.6L自然吸氣發動機更強。8AT變速箱無疑也使得車輛的換擋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表現更好。
喜愛車型二:保時捷Cayenne E-Hybrid
喜愛理由:經典從未老去,年輕始終存在。
盡管這一代Cayenne的前臉變動不大,但貫穿式尾燈的配備可以說瞬間打動了很多人的內心。而除此之外,Cayenne E-Hybrid還配有青檸色卡鉗等,這讓它的外觀無疑更有辨識度。
如果說外觀的變化不足以令人心動,那么這一代Cayenne的內飾則足以打動很多人,很多人對它的評價是經典與時尚并存。這一代Cayenne摒棄了繁多的實體按鍵,轉而采用和保時捷Panamera相同的簡潔設計,Cayenne E-Hybrid的內飾中還加入了青檸色元素,如時速表和轉速表指針處。使得內飾在保持典雅簡潔的同時,多了一抹清新自然,緩和了內飾氛圍。
很多人認為,Cayenne的這次換代還不如說是改款,因為外觀基本變化不大。但是,從對于Cayenne這樣繼承911精神的SUV來說,“靈魂永遠要比皮囊重要”。全新的底盤、懸掛、動力系統賦予它的是全新的靈魂,Cayenne E-Hybrid搭載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這使得它的油耗也要更低,更適合國內用車環境。
首先,我承認我坐進車內的時候還是有那么一瞬間被驚艷到了,但這種好感并沒有持續到下一分鐘。內飾的整體做工用料并不出色,門板處和手套箱的觸感都比較硬,同時緊致感也比前代車型略低。最后是方向盤,前代車型經典的桃木裝飾方向盤并沒有出現在這一代途銳上,取而代之的是這款造型與PoLo一致的方向盤,這讓我等情懷黨如何接受?
其實動力方面,并沒有讓我感到失望。3.0T發動機和2.0T發動機所帶來的推背感在中低速差別并不大,但在中高速時,3.0T車型的加速要明顯優于2.0T車型。且V6發動機的輸出質感也要明顯優于2.0T四缸發動機,2.0T發動機動力輸出質感略顯單薄,聲音也有些嘈雜。
編輯點評:其實今年出現了很多表現令人滿意的SUV,但是經過實際體驗后,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以上三款車,牧馬人經歷了“傲慢與妥協”之間的抉擇后,選擇了朝舒適化方向進化。Cayenne E-Hybrid令人驚喜的地方在于它并沒有墨守自己榮耀,反而更加積極地探索混動方案,它的出現無疑告訴我們“經典從未老去,年輕始終存在。”最后便是途銳,其實途銳的整體動態感受還是不錯的,但是從做工用料來看,令我等情懷黨感到失望,希望可以繼續努力,完善不足。
大家好,我是愛卡汽車導購組的編輯龐曉天,多年前我是一個時常把“K20A”、“F20C”等詞匯掛在嘴邊的本田粉,如今變得佛系了很多,倡導大家根據自身需求理性購車。回顧2018年的這些新車,我想說的都在下面。

喜愛車型一:謳歌RDX
喜愛理由:動力強勁操控好。


謳歌RDX的外觀設計整體還是比較激進的,大燈和尾燈的造型能夠很好地呼應。尾部碩大的雙出排氣非常吸睛,有一股濃濃的日系性能車范兒。


相比家族化的外觀,內飾則給人帶來了一定新鮮感,對稱的環抱式座艙設計配合上黑下白的配色給人一種簡單、干凈的感覺。內飾用料與做工都符合豪華品牌的水準,搪塑材料、真皮包裹、縫線設計與金屬拉絲飾板的搭配提升了內飾的豪華感。

RDX搭載的這臺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95kW(265Ps)/6500rpm,最大扭矩380Nm/3000-4000rpm,這樣的動力參數完全傲視同級。傳動系統方面,RDX是同級別中首款使用10AT變速箱的車型。
喜愛車型二:領克02
喜愛理由:好看又好開。


領克02不像領克01那么“臃腫”,也不如領克03那樣“激進”,這種跨界的感覺非常適合領克的家族化設計語言,豐富的車身配色顯得外觀充滿活力。


領克02的中控臺向駕駛者一側傾斜,更加適合駕駛者操作;大量軟質材料帶來了獨特的觸感,將整個內飾的質感帶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領克02搭載的這臺1.5T三缸發動機對噪音和震動的控制非常出色,低功率版車型最大功率115kW(156Ps)/5000rpm,最大扭矩245Nm/1450-4000rpm;高功率版車型最大功率132kW(180Ps)/5500rpm,最大扭矩265Nm/1500-4000rpm。當然,我最中意的還是搭載2.0T四缸發動機的四驅版車型,最大功率140kW(190Ps)/4700rpm,最大扭矩300Nm/1400-4000rpm。



從正面看,標致508L的外觀非常動感炫酷。但一到側面,這種動感的感覺瞬間有點打折扣,加長的軸距令車身側面失去了那種法系車精悍的感覺,無框車門的取消更是淡化了508L的個性取向。


新車內飾采用最新的i-Cockpit座艙設計,最大程度上繼承了EXALT概念車內飾的設計理念,科技感十足。此外,新車還配備了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充分滿足駕駛者的個性化需求。

508L搭載1.6T或1.8T發動機,其中1.8T發動機最大功率達155kW(211Ps),峰值扭矩300Nm。傳動方面,508L全系匹配8速自動變速箱(具體動力參數還需正式上市后才能得知)。
編輯總結:作為曾經的本田粉,自然逃不過對本田及謳歌的情懷,謳歌RDX自然沒有令我失望,出色的綜合產品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相比BBA少了很多品牌影響力。領克02也足夠令我驚艷,2.0T四驅版車型非常符合一臺跨界車的氣質。說到標致508L,我一直對法系品牌有種特殊的情感,它總能令人眼前一亮。當508海外版最初亮相之時,我被驚艷到了。精悍的外觀加上無框車門非常炫酷,但看看如今向市場妥協的508L,遺憾還是挺大的。
大家好,我是愛卡編輯和雨韜,你們也可叫我丟丟。周圍很多朋友都說我是“德吹”,其實我只是私下喜歡德系而已。但凡涉及工作,我都會迅速切換成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汽車編輯。好了閑話不多說,今天我選出了2018年上市的三款全新車型——A8L、福克斯以及(大)指揮官。
喜愛車型一:奧迪A8L
喜愛理由:氣場強大,內飾豪華。
作為旗艦,A8L率先換上了全新的家族衣缽。說實話,這套設計剛問世的時候爭議不小,感覺與傳統豪華車的主旨背道而馳。不過見到實車之后,再加上人們對新設計的適應,A8L還是非常耐看的,并且很有氣場。
車內氛圍是A8L最吸引我的地方,可能看多了S級、LS那種優雅唯美的內飾,這種主打科技風的性冷淡風格更能讓人眼前一亮,仿佛穿越到了未來。壓感反饋觸屏、無處不在的氛圍燈、形似飛船手柄的方向盤都是吸引我的小細節。
這代A8L暫時還未引進V8與W12版本,與S級和7系相比略有遺憾。不過55TFSI版車型的動力也足夠強勁,并且48V輕混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平順性。
喜愛車型二:福特福克斯ST Line
喜愛理由:熱血鋼炮。
全新福克斯的外觀也有很大爭議,并且人們的評論有著嚴重的兩極分化趨勢。不過我這次推薦的是兩廂ST Line版本,相信應該沒人說它長得丑。作為扭力梁版高爾夫R-line車主,我很羨慕福克斯ST Line的運動感深入骨髓。
初見全新福克斯沒有對內飾抱太大希望,所以看到實車還算比較滿意。畢竟這是一輛看起來、開起來都很爽的車,并且比高爾夫R-Line便宜了2萬,還多了不少配置,要啥自行車?
這車爭議最大的地方就是1.5T三缸機,因為不少外行或者有執念的人都對三缸機偏見不小。我的建議是一定要親身試駕,真的會有驚喜。
大指揮官聽起來比指揮官更大,其實只是多了兩個座椅,并且車身尺寸完全相同。但是跟老指揮官相比,它的氣場還是欠缺了不少。
(大)指揮官由內而外都很居家,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8缸硬漢。從市場的角度考慮,它有著中型SUV的標準身形,并且價格與漢蘭達、途昂相比也很有優勢,算是符合群眾口味的產品。我之所以覺得失望,是因為它辜負了老旗艦“指揮官”的名聲,也許換個名字會讓人覺得更有誠意。
動力底盤方面,(大)指揮官最高可選2.0T發動機+適時四驅系統。處于非豪華中型SUV的平均水準,不過我很希望它推出V6版本,這樣不僅能拉高車系定位,還能不負“指揮官”的英名。
編輯總結:本文的主題是“編輯最喜愛和最失望的車”,所以自然帶有很強的主觀因素,不能代表絕對客觀的看法。對我來說,A8L的科技感、福克斯ST Line的顏值和操控都是毒品般的誘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共鳴呢?
Hello,我是導購組編輯寧瑞東,俗話說得好,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好與壞之分,所以我不是德粉兒也不是日吹。我自己的座駕是江湖流傳已久的“大后超”銳志,所以你們叫我超跑車主我也就欣然接受啦。
喜愛車型一:領克03
喜愛理由:外觀炫酷,內飾精致。
個人認為領克的設計語言放在轎車上會更顯精神,特別符合我對車視覺“厚重感”的要求。另外領克03我也開了幾天,底盤質感和整體的隔音水平真的一點都不輸合資品牌,這可能是18年最讓合資品牌“頭疼”的一輛車。
無論是設計、用料,還是配置,領克03在緊湊型轎車這個級別我認為很難找到一個真正的對手。最主要的就是設計,低調不浮夸,大屏也足夠好用。
3缸機確實會讓很多人有顧慮,不過實際感受卻出人意料得好,首先在動力方面,8.4s的加速時間和一些日系品牌的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水平差不多,其次就是NVH,一句話:我告訴你或不告訴你,你都察覺不出這是一臺3缸發動機。
喜愛車型二:奔馳A級
喜愛理由:外觀時尚,內飾豪華。
我得承認,在CLS換上了全新的外形后,一時間,不,是直到現在我都無法接受。不過當這套組合放置于新A級上面時,一切都不同了,這幅略顯“痞氣”的面孔很顯然會更加適合這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
同級最優秀的內飾設計,這里沒有“之一”,一定是最優秀的。奔馳的這套內飾目前為止幾乎沒有收到任何“差評”,而目前下放到20萬元出頭的A級上面,驚喜!感動!
新福克斯剛發布的時候我身邊大部分人都持悲觀態度,說像韓系車,不過我覺得還不錯,大眼睛炯炯有神,尤其是ST-Line版本,很年輕運動。
福克斯搭載的1.5T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5kW(184Ps)/6000rpm,最大扭矩為243Nm/1750-4500rpm。其實不管是賬面參數還是實際表現都算得上出色,但說一千道一萬,它和四缸發動機之間還是有著一點點的差距,畢竟再好的調校也無法抹平機械層面的差別。
編輯總結:作為一個吉利品牌的忠實粉絲,看到領克03我真是十分驚喜,合資品牌的行駛質感,極高的配置水平和平易近人的價格,讓領克03妥妥地成為年輕人的第一輛車。但同時,對有著20萬元預算的年輕人來講,奔馳A級也是一款沒有理由不推薦的車型,雖然價格不“豪華”,但體驗依然原汁原味。雖然我對新款福克斯很是失望,但可能是因為我對它的期望太高了,所以它的不足總是會被放大,不過它依然是我推薦List里面靠前的那一位。
全文總結:可以看到愛卡汽車導購組的幾位編輯們口味那可是大不一樣啊,有人更喜歡轎車,有人更青睞SUV,有人鐘愛日系品牌,也有人對德國汽車大加贊賞,但一樣的是我們對好車的熱愛,有些車型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很難想出它的不足來,比如雷克薩斯ES,大家不約而同地對它的產品力表示了認可。領克03也是如此,每個人對它都難掩驚喜之情。相信不僅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愛和失望的車型,而您對2018年推出的這些新車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我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