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導購 原創]
不知從何時開始,各個品牌的新車都學起了數碼產品,在車名后面加上“Pro”“Plus”之類的尾綴,今天我們要對比的長安CS75 PLUS和吉利博越PRO就是這一命名規則的踐行者。兩者前后腳上市,并且同樣迅速成為了中國品牌緊湊型SUV領域的熱銷車型,一場大戰似乎不可避免……
參與對比的都是各自車系中的頂配車型,它們分別是長安CS75 PLUS 2.0T 自動旗艦型(以下簡稱CS75 PLUS)和吉利博越PRO 1.8TD DCT智領PRO(以下簡稱博越PRO),具體售價請看下表。
| 對比車型及售價 | |||
| 車系 | 售價區間(萬元) | 車型 | 廠商指導價(萬元) |
| 長安CS75 PLUS | 10.69-15.49 | 2.0T 自動旗艦型 | 15.49 |
| 吉利博越 PRO | 9.88-15.68 | 1.8TD DCT智領PRO | 15.68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 輪胎輪圈對比 | ||||
| 車型 | 輪圈尺寸 | 輪胎系列 | 輪胎規格 | 輪胎電商參考價(元) |
| 長安CS75 PLUS 2.0T 自動旗艦型 | 19英寸 | 鄧祿普 敢越客 GRANDTREK ST30 | 225/55 R19 99H | 950 |
| 吉利博越 1.8TD DCT智領PRO | 19英寸 | 馬牌 UltraContact SUV | 225/55 R19 99V | 1100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從外觀設計來看,CS75 PLUS的車身線條比較動感,黑色中網、高位剎車燈、四出排氣等細節都很能說明問題,而博越PRO的整體氣質更偏穩重一些,家族化設計在它身上得到了重新演繹,整體顏值同樣不低。
| 配置對比 | ||
| 車型 | 長安CS75 PLUS2.0T 自動旗艦型 | 吉利博越 1.8TDDCT智領PRO |
| 發動機自動啟/停 | ● | - |
| 自動泊車入位 | ● | - |
| HUD抬頭數字顯示 | - | ○ |
| 內置行車記錄儀 | ● | ○ |
| 無線充電 | - | ○ |
| 運動風格座椅 | ● | - |
| 腰部支撐調節 | - | ● |
| 座椅通風 | - | 前 ○ / 后 - |
| 手機互聯/映射 | ● | - |
| 音響品牌 | - | BOSE |
| 揚聲器數量 | 8喇叭 | 12喇叭 |
| 前霧燈 | ● | - |
| 彎道輔助照明 | ● | - |
| 后排隱私玻璃 | ● | - |
| 后視鏡自動防眩目 | 內 ● / 外 - | 內 ● / 外 ●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配置方面,兩車都是科技范十足,比同級合資車型都更注重車機系統智能化。通過對比可以看到,CS75 PLUS的配置更豐富一些,自動泊車入位、手機互聯/映射等都是年輕消費者比較喜歡的配置,而博越PRO同樣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說BOSE音響。

作為緊湊型SUV,兩車的空間表現都可圈可點。乘坐方面,身高170cm以上的乘坐者均能獲得不錯的體驗,滿足日常使用足矣。儲物方面,得益于SUV較高的車高和支持4/6比例放倒的后排座椅,用這兩款車接機、搬家都可以說是游刃有余。

| 動力系統對比 | ||
| 車型 | 長安CS75 PLUS2.0T 自動旗艦型 | 吉利博越 1.8TDDCT智領PRO |
| 發動機形式 | 直列四缸2.0L渦輪增壓 | 直列四缸1.8L渦輪增壓 |
| 供油方式 | 直噴 | |
| 最大功率(kW/rpm) | 171/5500 | 135/5500 |
| 最大馬力(Ps) | 233 | 184 |
| 最大扭矩(Nm/rpm) | 360/1750-3500 | 300/1750-4000 |
| 工信部油耗(L/100km) | 8.1 | 7.5 |
| 燃油標號 | 92號 | |
| 變速箱類型 | 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 7擋雙離合變速箱 |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
從數據出發,長安CS75 PLUS的發動機最大功率及峰值扭矩都更勝一籌,而博越PRO的燃油經濟性更好,兩車的動力水平都不用擔心。傳動方面,前者匹配以平順著稱的愛信8AT變速箱,而后者匹配注重換擋速度的7DCT變速箱。
編輯點評: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CS75 PLUS和博越PRO的整體實力都比較強勁。個人看來,CS75 PLUS的配置稍占優勢,動力賬面數據也更好看,從靜態層面出發,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而博越PRO同樣有著不錯的產品力,在營造豪華感上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綜合來說,CS75 PLUS和博越PRO都是同級“尖子生”,具體選擇哪款還是要結合自己到4S店試駕的感受來決定。另外,文中觀點僅適應于兩款頂配車型,選車時一定要注意它們之間的配置差異,按需購買。
精彩內容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