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導購 原創]
2020年,是北京現代名副其實的“產品大年”,在它旗下的第十代索納塔、第七代伊蘭特、菲斯塔EV,以及全新MPV等多款新車,在今年或是已經上市,或是即將上市。其中毫無疑問的是,第七代伊蘭特將是北京現代今年的“重中之重”。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伊蘭特之于現代的重要性,就像卡羅拉之于豐田一般。自1990年誕生至今,伊蘭特全球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1400萬輛。而國人對于伊蘭特,就更是再熟悉不過了,在國內各個城市中,滿街跑的伊蘭特出租車每天都可以見到,暫且拋開一些朋友對于出租車的“成見”不談,在這些伊蘭特出租車中,100萬公里沒有大修是很正常的事,可見它的皮實耐用是毋庸置疑的。
自從2003年第三代伊蘭特引入國產后,陸續上市的第四、五、六代伊蘭特車型分別被命名為悅動、朗動,加之目前在售的領動,它們都屬于海外版伊蘭特的國產車型,只是重新命名了中文名稱。時隔十幾年,北京現代這次沒有起“X動”的名字,直接用回“第七代伊蘭特”的名稱進行宣傳,這或許意味著一向以性價比示人的現代汽車,也要打出“情懷”這張牌了。回歸正題,編輯剛剛與第七代伊蘭特1.4T車型進行了零距離接觸,就像很多朋友對這輛車的期待一樣,第七代伊蘭特無論內外,都稱得上是非常驚艷,OK,有關第七代伊蘭特的靜態解析,馬上為您帶來!
現代 伊蘭特(詢價模塊,請勿手動編輯,如需刪除,請在圖片上右鍵刪除詢價)
此前,愛卡汽車已經對伊蘭特的各代車型進行了歷史回顧,同時還對第七代伊蘭特的海外官圖開展了詳盡的解析,這些精彩內容都濃縮在了下面的這篇文章之中,想要了解詳情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圖片。當然,還要記得回來哦。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之前現代用“流體雕塑”的設計理念,成功地收割了一波銷量。如今第十代索納塔又用“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掀開了現代汽車設計的新篇章。第七代伊蘭特在此設計理念的加持之下,與老款車型相比外形發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用“鋒芒畢露”來形容也是毫不為過的。
與第十代索納塔在國產之后,對于外觀進行了諸多調整不同,第七代伊蘭特最大程度地沿用了海外版設計,基本可以算是“原汁原味”的全球車,絕對能夠滿足哪些對于“國內特供車”有抵觸情緒的朋友。
第七代伊蘭特前臉最為吸睛的自然是這副占據了大半個車頭的進氣格柵,不同動力的車型還采取了不同的格柵樣式(1.4T車型為鏤空處理)。據廠家介紹,這副格柵的造型靈感源自和礦物寶石形狀相似的楔形元素,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各個楔形單元都能折射出寶石般的光芒,更為車輛增添了一分高級質感。
第七代伊蘭特在前杠兩側設置有進氣口,可以疏導從車頭流向側面的氣流,能夠起到減少亂流的作用。看得出來,新車型在“運動造型元素”方面,做的并不只是表面功夫。
第七代伊蘭特前大燈采用了與中網一體化的設計,彎折向上的曲線進一步體現了車頭的個性。有些朋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接受第十代索納塔延伸到引擎蓋的LED燈帶,但對于第七代伊蘭特來說,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
從側面看去,第七代伊蘭特的車身線條和比例都非常和諧,“溜背”的剪影簡直具備了豪華GT的既視感。同時,第七代伊蘭特自然不會忘記自身的家用屬性,其2720mm的軸距超過了同級競品車型日產軒逸、大眾朗逸,那么第七代伊蘭特的后排空間表現到底怎么樣?別著急,答案稍后揭曉。
第七代伊蘭特車身這道腰線,可能是同級別車型中工藝最為復雜的。“Z”字箭頭形狀的造型,仿佛兩扇車門中間被佐羅劃上了記號,一旦被光線照到,立刻就能營造出豐富的光影效果。不過,相信鈑金師傅可能會對此很頭痛。

再來看第七代伊蘭特的尾部,溜背式車尾設計搭配大量的折線,使得第七代伊蘭特擁有了酷似跑車的尾部造型,這哪里還是十年前的出租車伊蘭特?分明是引誘大家駕駛的運動緊湊型車。
可以說,第七代伊蘭特尾部層次感極強。不同于其他車型的溜背,第七代伊蘭特從C柱引出了一道折線,再和車頂線條一起融合到行李廂,想必各位也都是第一次在緊湊型轎車中看到了這么復雜的造型。
為了增強溜背效果,設計師在后擋風玻璃和行李廂蓋之間加入了一塊黑色飾板,在視覺上可以起到延伸擋風玻璃的作用,小細節,記好筆記。
本次我們實拍的是一輛第七代伊蘭特1.4T車型,廠家把它定義為了“走量”的主力,并且為它量身定制了一些運動配件,其中在外觀方面包含車尾240T標識、黑色鍍鉻前格柵、單邊雙出排氣、后尾翼、尾部擴撒器造型等等。
第七代伊蘭特的尾燈造型是貫穿式的“雷神之錘”,大幅提升高級感和橫向視覺效果。眼神好的朋友可能看出來了,貫穿式尾燈與兩側尾燈組共同構成了字母“H”的造型,這也是現代汽車LOGO的首字母,具備一層致敬的含義在里面。
“鉆石切割”樣式的輪圈是現代汽車“PARAMETRIC DYNAMICS”(參數動力學設計理念)之下的產物,它和車頭中網類似,采用的也是“楔形”的設計。試駕車原配的耐克森N'priz CX SH6輪胎是一款四季胎,定位中高端轎車,主打舒適安靜高性能。
來到第七代伊蘭特的車內,相比它年輕化的外觀設計,這套環抱式內飾或許并不能給你帶來驚艷的視覺感受,不過作為一款10萬級緊湊級轎車來說,這樣的內飾設計也是可以接受的。此外,第七代伊蘭特的內飾提供兩種顏色(黑色和淺色),1.4T車型還有具有紅色縫線,分別被布置在方向盤、車門板和座椅上面。
內飾用料方面,第七代伊蘭特在中控臺上方使用了不少硬質覆蓋件,手感不是很好。畢竟,第七代伊蘭特的定位是10萬元級別的家用車,比菲斯塔還要低一些,這樣的表現也是可以理解的。車輛門板內側能夠與乘客接觸到的部位,則基本上都覆蓋有軟性材質,完全沒有問題。
運動風格的D型方向盤采用了平底式設計,在兩側集成了多媒體控制、ACC自適應巡航等按鍵,1.4T車型還會配備換擋撥片。
除了紅色縫線、方向盤換擋撥片之外,金屬腳踏板也是第七代伊蘭特1.4T車型的專屬,搭配車輛“戰斗”的外形,確實可以讓你更有感覺。
雙12.5英寸儀連體屏幕可以有效提升車內的科技感,其中這塊全液晶儀表支持三種主題切換,編輯還是比較喜歡左下角圓盤儀表的樣式,您覺得呢?
第七代伊蘭特提供4種駕駛模式:舒適、經濟、運動、智能,前三個好理解,智能駕駛模式指的則是系統會根據你的駕駛習慣來自動調整,如果您深踩幾次油門,系統會認定您在激烈駕駛,動力響應以及擋位都會變得更激進,當您平緩駕駛一小段之后,系統又會恢復正常的駕駛模式。切換不同的駕駛模式,液晶儀表還會轉換為相應的顏色。
為了便于駕駛員行駛中觀看,中控屏幕畫面向駕駛位傾斜了10°,其內部操作邏輯非常清晰,圖標和字體也比較大,上手沒有什么難度,例如百度地圖、團油等功能都能夠輕松找到。為了便于操作,空調控制區域也被放到了屏幕下方永久顯示。
這塊中控屏幕采用高清電容屏,支持多點觸控。三指觸控時,跳轉到整體菜單;四指觸控時,跳轉到主頁面;五指觸控時,息屏。什么,不太相信?還是通過下方視頻眼見為實吧。
第七代伊蘭特中控屏幕操作演示
在中控屏幕下方的是一片觸控操作區域,可以控制多媒體音量,或是開關空調、切換出風方式、開/閉空氣凈化等功能,觸控成功之后,帶有聲音反饋,用起來沒什么毛病,就是面板需要經常清潔一下。
廠家將第七代伊蘭特這套換擋桿稱之為“飛航式換擋桿”,實際用起來的時候,“咔咔”的切換擋位,很有機械質感,這種感受比起一些反應不是特別清晰的電子擋桿來說要好得多。
第七代伊蘭特配備有電子手剎+AUTOHOLD功能,這個配置按說已經非常普及了,編輯為什么還要在這里提一下呢?因為第七代伊蘭特主要的競爭對手——軒逸,一直使用的還是腳剎。
在擋桿前方,有一處適合放置手機的儲物槽,這里同時支持無線充電功能,在儲物槽的上方,還有兩個USB接口以及一處12V電源接口,完全可以滿足多臺手機一同充電的需求。
按下燈光控制桿頂端的按鍵,系統就會根據當前車速,在中央屏幕上投影車前或是車后的影像,可以起到“流媒體后視鏡”的作用。
實拍車型配備有胎壓監測、車道保持功能。此外,第七代伊蘭特搭載了Hyundai SmartSense 智心合一安全系統,擁有23項智能駕駛輔助配置,包括FCA-JT前碰撞預警制動、BCA盲區防碰撞輔助、RCCA倒車側面防碰撞輔助、SEW安全下車提醒等。
第七代伊蘭特1.4T車型在前排座椅側翼采用了“絎縫”工藝,看上去就十分運動,質感不錯。主駕駛座椅還配備了電動調節功能。
身高180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將座椅調至最抵,并將座椅前后和靠背角度調整正常駕駛視野狀態,此時體驗者可以獲得三指的頭部余量,沒有壓抑的感覺。
后排座椅填充飽滿,非常厚實,并且還為乘客提供了中央頭枕和扶手,舒適性可以得到不錯的保障。
保持前排座椅不動,體驗者進入后排,此時可以獲得一拳四指的腿部余量。可見,第七代伊蘭特的后排空間雖然沒有達到大眾速騰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不過相比同級別的軒逸、朗逸等車型,表現也是差不錯的。
試駕車除了為后排乘客提供空調出風口以外,還設置了一個USB充電接口,這個數量在當下看起來就顯得不是特別大方了,不如直接一步到位給到兩個USB接口。
后排中央地臺隆起比較大,同時后排中部還被空調出風口占據了一部分空間。因此,如果車內坐滿五位乘客,大家最好還是謙讓一點,讓身材較胖的乘客去坐到前排。
第七代伊蘭特行李廂內部工整度不錯,后排座椅支持4/6放倒,實用性沒有什么毛病。另外,出于第七代伊蘭特的溜背造型,可能有些朋友還會期待掀背版第七代伊蘭特的出現。
第二排座椅放倒手柄位于行李廂內,這個設計看似比較合理,但是我們在拉動手柄之后,無法直接在車后推倒第二排靠背,必須繞回第二排將座椅靠背按倒,過程略顯繁瑣。
放倒第二排座椅之后,行李廂地臺存在一定高度差,不過對于放置大件行李來說,影響也不是很大。
第七代伊蘭特此次推出了兩款動力。1.4T車型搭載了曾獲“沃德十佳”稱號的Kappa 1.4T高功率發動機,這臺發動機配備缸內直噴、進排氣雙可變正時、電動渦輪泄壓閥、集成式排氣歧管等諸多先進技術,最大功率為103kW,峰值扭矩為242Nm。傳動方面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
1.5L車型則搭載Gamma 1.5L MPI發動機,這臺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84.5 kW,峰值扭矩為143.9Nm,經濟節油是這臺發動機最大的光環,配合CVT變速箱,能夠實現4.9L/100km的油耗水平。
另外,關于動態駕駛部分,基于現代i-GMP平臺打造的第七代伊蘭特,通過將動力總成系統、座椅等較為沉重的配件的安裝位置向下移動,優化車身的重量分配,以有效降低車輛的重心,讓新車在理論上比現款開起來更加“順手”。同時,設計師還優化了轉向系統的布置,將轉向齒條的中心位置更加靠近車軸的中心,使車輛擁有了更為迅捷的操控性能。
編輯點評:
總的來說,前衛大膽的設計風格,是第七代伊蘭特得以和同級別對手競爭的最大資本,不過,第七代伊蘭特個性的造型,也有可能也會是一把雙刃劍,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要這么鋒芒畢露。在這里還是用第十代索納塔舉例,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消費者要么覺得十代索納塔不好看,要么覺得非常漂亮,這也是同樣擺在第七代伊蘭特面前的問題。
目前,在緊湊級家轎市場中,日系、德系車型已經占據半壁江山,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第七代伊蘭特的回歸,現代似乎又找回了曾經的精神圖騰,第七代伊蘭特能否奪回失去的江山?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看看現代會為這款新車給出一個什么水平的指導價吧。
精彩文章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