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技術解析 原創]
純燃油車往電池電動車轉換有一個過渡,那就是混合動力。在外部環境刺激下,電動車普及速度大幅加快,混合動力陷入尷尬境地,純燃油車轉換成電動車還需要過渡嗎?隨著“雙積分"政策調整,低油耗車型出現在文件中,這個疑問被打消了。低油耗車型本是一個油耗指標,混合動力可以輕松滿足這個指標,鼓勵車企生產低油耗車型實際上就引導發展混合動力,因此國內外品牌紛紛加快推進混合動力車型落地。
借政策東風,比亞迪電動車一路高歌猛進,但最近卻一改往常做法,高調發布了一個全新的混合動力系統,這就是前不久刷屏的DM-i超混。上汽也早早推出了自己的混合動力系統,并且不斷更新迭代。從產品和技術層面看,中國品牌非常重視混合動力,很早便開始布局,但作為后起之秀,想要從混合動力市場分一杯羹,必須得與強大的對手正面競爭。
一提混動就容易聯想到豐田,截至2020年1月,豐田混合動力全球銷量超過1500萬,這個數字令對手無法企及。豐田混動能取得成功,最大的功勞來自于THS-II混合動力系統,這套混動系統至今仍是行業標桿。有人會感到困惑,世界上有這么多混合動力,為什么消費者只買豐田的單?這個困惑可以從本田那找到答案。
1997年,豐田普銳斯問世,混合動力市場表現超乎預期,眼看豐田搶得先機,本田毫不猶豫跟牌了。1999年,本田推出搭載IMA混合動力系統的Insight車型,這是既豐田THS后,第二種大規模量產的混合動力技術。到2005年,本田IMA混合家族已經初具規模,但是銷量始終無法企及豐田,難道本田會技不如人?了解本田混動動力系統進化史,可以大概了解各種混合動力的優缺點,然后也會明白國產混動究竟處在哪個階段。
說到IMA混合動力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是2006款本田思域混動,這是一臺極其特別的本田,骨子里帶著不服輸的精神。
既然是一款本田混動,自然有別于豐田的技術思路。思域混動只有1個電機,它安裝在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如今48V輕混的ISG電機布置與它非常相似,當時可是一個相對超前的方案。
混合動力省油,首先得有一臺高效率發動機,思域混動雖搭載了一臺名氣不怎么大的1.3L發動機,但它幾乎把當時本田最先進技術用了個遍。
混動省油是因為它能避開或改善發動機低效工作,IMA動力系統省油原理都顯示在運轉模式圖上。不過,細看會發現IMA運行模式有些地方的描述自相矛盾,例如緩慢勻速行駛,IMA電機單獨驅動車輛純電行駛,引擎已關閉為何還要開啟閉缸模式?問題出在IMA的結構上。
從IMA運轉模式可以看出混動省油的原理,起步、緩慢勻速行駛(蠕行)、輕微加速以及較快加速(急加速),正好是發動機低效工作點,此時IMA電機介入工作,減輕發動機負擔避開發動機低效工作點。純電緩慢勻速行駛時,發動機的運轉阻力同樣會消耗電機輸出功率。本田想到一個辦法,發動機熄火后所有氣缸開啟閉缸功能,減少發動機運轉阻力。
思域混動為何城市工況被普銳斯輕松拉開1升油的差距?根據混動結構分類,1個電機只能算并聯結構。這種結構的特點是,電機發電就沒其它電機能驅動車輛行駛,而當電機驅動車輛時又沒有電機可以發電。普銳斯不一樣,它有2個電機,同樣擁堵的路況,發動機不直接驅動車輪,而是驅動其中一個電機發電,為另一個驅動電機供電,因此普銳斯發動機處于比較單一且高效的狀態。
電池虧電電機停止工作后,思域混動1.3L發動機不但要在低效工況下驅動車輛,還要驅動IMA電機發電,這種情況在擁堵的市區很常見,油耗也就上去了。
思域混動的電機功率僅15kW,正常運轉能幫的忙也不大,大多數情況下還得靠1.3L發動機挑起重擔,所以得保證發動機全負荷范圍動力性能,不然動力會非常肉,因此沒法像豐田混動那樣采用模擬阿特金森循環的高熱效率發動機(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扭矩小功率低)。
搭載THS-II混合動力系統的普銳斯油耗低,不單是因為采用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2個電機組成的串并聯結構(也叫混聯)混合動力系統才是關鍵。并聯結構的功能本田IMA已經展示過,發動機與電機兩者都可單獨驅動車輛,也可以一同驅動。
串聯結構功能單一,只能讓電機單獨驅動車輛。而硬件上它必須有2個電機,一個發電機一個驅動電機,因此成本較高。串聯結構混合動力,汽油發動機在這扮演的角色從驅動車輛變為驅動發電機,發電機產生的電供驅動電機,這也就是增程式電動車。
雖然感覺多此一舉,但串聯結構混合動力,發動機只需在高效恒定運轉來驅動發電機,因此怠速、起步、蠕行、急加速等汽油機廢油工況可以完全避開,省油就是這么來的,在串聯式混合動力系統中汽油機再也不會在擁堵環境下徒勞無功了。
只要保持中高速巡航,發動機便處于高效工作點,因此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效率最高,純電行駛反而不省油。但串聯結構只有純電這一種驅動模式,沒法切換成發動機直接驅動。
技術宅的反擊—i-MMD
豐田THS是最早量產的串并聯結構混合動力,本田隨后也改變方向,研發了全新的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i-MMD,它也串并聯結構。
理想的混合動力系統結構,配上高效率發動機,i-MMD幫本田在混合動力上打了個翻身仗,這回本田總算可以跟豐田扳手腕了。本田混合動力系統進化史,實際上就是在不同結構混合動力系統中摸索,最終升級為串并聯結構后,燃油經濟性才終于超過豐田THS-II。
混合動力劃分方式很多,比如按發動機、電機、變速器的布置結構分為串聯、并聯或串并聯(混聯),也可以根據混合程度分為微混、輕混、全混(強混),不過按結構劃分最簡單明了,長篇大論介紹豐田和本田的混動后,混動的特點也算略知一二,現在終于可以聊國產混合動力了。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
工信部又發新車了!!!誒?這臺大眾怎么是金色標。難道也是ultra版?其實這是大眾在國內更專注純電市場,為了更貼合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而打造的純電品牌“與眾”。
還記得以前零跑的綽號叫“半價理想”嗎?說實話作為F1車迷的我對純家用的suv實在是不太提得起興趣,之前也就沒太關注零跑。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零跑這次帶來的車,它叫lafa!預售價10.58萬元起,11月28日正式上市。
時隔多年,智己也加入了“增程教派”,在8月發布了“恒星”增程系統。而這次發布會帶來的LS9,更是宣稱要重構全尺寸SUV規則。
11月5日,奔馳全新純電CLA正式上市,共推出300 L超長續航、300 L超長續航領智和300 L超長續航冠軍限量3款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