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新能源 原創]
對于大眾這個品牌,很多人都存在著一定的誤解。比如,時至今日仍有一些聲音在批評大眾在新能源領域動作太慢。快還是慢,其實是相對的概念,要看跟誰比。和特斯拉、比亞迪比,大眾確實慢一些,畢竟燃油車是基本盤,不可能說放棄就放棄;但是和其他老牌車企相比,大眾的電氣化轉型無疑是最快、最堅決的。大眾的“慢”只是因為基礎工作做得比較扎實。在競爭對手們用油改電擺姿態、裝樣子的時候,大眾已經推出了純電專用的MEB平臺,在中國建了2座MEB工廠,并且規劃了十多款純電動車型。
在完成了前期的布局之后,大眾的新能源產品在今年迎來了爆發,年初以ID.4打頭陣,年中以ID.6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年底還有ID.3來降低購車門檻。在6月17日,上汽大眾ID.6 X正式上市,這款純電動汽車領域少有的七座車型能幫助大眾改變不重視新能源的品牌形象嗎?
一、新能源身份報告
辣評:滿足限牌城市、多胎家庭、合資品牌等熱門篩選條件的唯一車型
姓名:上汽大眾ID.6 X
性別:六座/七座純電動SUV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2021年6月17日上市
屬性:目前尺寸最大的MEB平臺量產車型
大眾 ID.6 X(詢價模塊,請勿手動編輯,如需刪除,請在圖片上右鍵刪除詢價)
大眾在中國和歐洲實行了不同的產品策略。歐洲人更偏好小車,賣得最多是緊湊級兩廂車,所以大眾在歐洲先推ID.3,這款車也不負所望,迅速進入了銷量排行榜的前列。中國消費者對車內空間有更高的要求,南北大眾都是先出最主流的緊湊SUV車型ID.4、再出六座/七座SUV車型ID.6,至于尺寸最小的ID.3就要等到年底了。不得不說,大眾對中國市場的研究還是很透徹的。
在價格方面,大眾ID.系列車型都非常有誠意。上汽大眾此前公布的ID.6 X預售價是不超過30萬元,而正式上市后,購車門檻又大幅降低,補貼后售價是23.9888-33.5888萬元。這一方面說明了大眾強推電動汽車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說明現在電動汽車市場的價格體系已經不再由傳統車企主導了,大家都會參照特斯拉Model 3、Model Y來決定自己的新車價格。
二、車型賣點
大,就是上汽大眾ID.6 X的最大賣點。中國消費者偏愛大車,而在三胎政策的推動下,六座/七座車型無疑將會擁有更大的市場。但是在電動汽車市場,車型畢竟不如燃油車市場那么豐富,六座/七座車型的選擇非常少,更缺乏漢蘭達和理想ONE那樣的熱門車型,而上汽大眾ID.6 X有填補這個市場空白的潛力。
上汽大眾ID.6 X采用了ID.家族統一的設計語言,并在細節之處融入了上汽大眾的本土化設計元素。作為目前ID.家族中尺寸最大的量產車型,上汽大眾ID.6 X的車頭非常厚重,顯得體量感十足,但是前保險杠部位的處理一般,精致度稍差了一點。在車身側面,平直的水切線和D柱說明了它對實用性的重視。讓三排乘客都能坐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運動風格那是無關緊要的。

上汽大眾ID.6 X的車身尺寸略小于同門師兄途昂,但是大于同級別競品蔚來ES6。該車的軸距達到了2965mm,已經達到了中大型SUV的水準,可以為第三排座椅和行李廂留出足夠的空間。不過,和競爭對手相比ID.6 X的寬度略窄,好處是在狹窄道路中通過性更好,壞處是車內的橫向空間一般。
上汽大眾ID.6 X提供六座和七座可選,不過遺憾的是只有頂配的四驅車型擁有六座布局,其他車型無法選裝。此前理想汽車在新款理想ONE上取消了七座布局,只保留六座布局,給出的理由是90%以上的用戶都選擇的六座。不知道上汽大眾有沒有做市場調研分析用戶的需求,但我們相信有意ID.6 X的消費者應該也更青睞六座版本,希望后續能有所調整。
六座版本采用2+2+2的座椅布局,第二排座椅前后位置和靠背角度手動可調。身高175cm的體驗者在第二排能夠獲得約1拳(不含天窗內襯)的頭部空間。將第二排座椅調至最靠后的位置,腿部空間超過2拳,最靠前時則只有3指。值得一提的是,后排坐姿與燃油車無異,地板幾乎做到了全平,縱向長度也夠大,中間乘客腳部舒適性非常理想,這里可以看出造車大廠的深厚底蘊。
上汽大眾ID.6 X的第三排空間并不充裕,只能算“可用”。當第二排座椅處于最前位置時,體驗者在第三排擁有4指的腿部空間。受限于車身高度,頭部空間略顯局促,只有一掌厚度的余量。不過,值得稱道的是第三排座墊承托性和靠背角度都比較出色,不會顯得過于寒酸。同時座椅兩側分別設置了杯架和儲物格,方便乘客使用。
上汽大眾ID.6 X行李廂十分規整,容量為202L,其底部蓋板之下還有隱藏的儲物空間。第二排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第三排座椅支持5/5比例放倒,放倒后可形成完全平坦的尾廂,容量最大可以擴展至1820L。
三、動力與續航
MEB平臺的標準化設計讓上汽大眾ID.6 X的動力和續航沒有了驚喜,但各方面性能是完全能夠滿足家用車需求的。在動力方面,ID.6 X提供單電機低功、單電機高功和雙電機四驅共3種驅動方案。具體來看,單電機車型搭載后置永磁同步電機,低功版和高功版的最大功率分別為132kW(180馬力)、150kW(204馬力)。在單電機高功版基礎上,四驅車型增加了最大功率為80kW(109馬力)的前置交流異步電機,動力性能更上一層樓。
ID.6 X提供了2種規格的三元鋰電池包可選,容量分別為62kWh和83.4kWh。搭載小電池的后驅車型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436km;搭載大電池的后驅車型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高達588km;搭載大電池的四驅車型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510km。
四、競品分析
目前市面上與上汽大眾ID.6 X重合度最高的車型應該是比亞的唐EV。雖然比亞迪在燃油車領域被大眾碾壓,但是到了電動汽車市場,比亞迪還是有非常強的競爭力。
比亞迪唐EV也是一款純電動的七座SUV車型,補貼后售價為27.95-31.48萬元。它的軸距為2820mm,第三排的空間肯定會比上汽大眾ID.6 X局促一些。另外唐EV是一款油改電車型,在空間利用率上也不如ID.6 X。所以,在實用性方面,上汽大眾ID.6 X要勝過比亞迪唐EV。
比亞迪唐EV的優勢在于動力,四驅高性能版的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4.4s-4.6s,比起上汽大眾ID.6 X應該要快不少。而在續航方面,這兩款車的表現是差不多的,唐EV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505km/585km。
很難想象比亞迪能賣到跟大眾一樣的價格,但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已經實現了。大眾依然擁有品牌的優勢,但是在產品力方面,上汽大眾ID.6 X和比亞迪唐EV可以說是旗鼓相當的。
五、一點感想
智能電動汽車浪潮帶來的變革不僅僅是汽車本身,還包括營銷模式、品牌建設等等。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的動作有快也有慢,快的是轉型很堅決,新的工廠、平臺、車型一步到位;慢的是品牌建設,前期的一些油改電車型競爭力太弱,多少影響了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的形象。
傳統車企進軍新能源市場,應該高舉高打還是務實親民?現在看來,也許高舉高打是一種更好的策略,先有了聲量才會有市場。
編輯點評:大眾集團今年的目標是賣出100萬輛新能源汽車,而特斯拉花了12年時間才實現了累計銷量超過100萬輛,比亞迪花的時間更久,直到今年5月份才實現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輛。大眾集團的體量和規模不是新能源車企能夠比擬的,所以它的策略也會有所不同。給大眾一點時間,相信它能重塑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格局。
精彩內容回顧:
挺過至暗時刻,二線新勢力要崛起了嗎?
蔚來小鵬理想:誰會是自動駕駛領導者?
電動時代還玩套娃?MEB平臺不只大眾ID.
紅旗挺受關注的HS6 PHEV終于公布價格了,預售剛開始的優惠價是17.88萬起,一共出了145智混版、240智混版和220四驅智混版3個配置。按照行業慣例,新車上市指導價通常比預售價更低,紅旗HS6 PHEV也有望延續這樣的定價策略。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
工信部又發新車了!!!誒?這臺大眾怎么是金色標。難道也是ultra版?其實這是大眾在國內更專注純電市場,為了更貼合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而打造的純電品牌“與眾”。
還記得以前零跑的綽號叫“半價理想”嗎?說實話作為F1車迷的我對純家用的suv實在是不太提得起興趣,之前也就沒太關注零跑。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零跑這次帶來的車,它叫lafa!預售價10.58萬元起,11月28日正式上市。
時隔多年,智己也加入了“增程教派”,在8月發布了“恒星”增程系統。而這次發布會帶來的LS9,更是宣稱要重構全尺寸SUV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