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車五:道奇酷威
廠商指導價(中國大陸):27.49-37.29萬元
廠商指導價(美國):2.32-3.36萬美元 (16.01-23.18萬元)
似乎美國人對于他們的“國產品牌”相當熱衷,道奇酷威的英文車名叫作Journey,中文譯為旅行,7座大空間以及3.6L Pentastar V6的強大心臟都成為了它高銷量的原因。
酷威在中國的銷量并不理想,一方面是中國車友對道奇這個品牌了解略少,其次酷威這臺車確實太多年沒有換代了,對比一下十年前的酷威,似乎外形和現款幾乎沒什么區別,僅僅是細節上的細微變化而已。
街車六:福特Mustang
廠商指導價(中國大陸):36.98-59.18萬元
廠商指導價(美國):2.64-5.91萬美元 (18.22-40.78萬元)
福特Mustang誕生于1964年,已經是五十多歲高齡的車系了,它不僅僅是美國的街車,在世界各地也都有著不錯的銷量。跑車的炫酷造型以及經典情懷車型的標簽,是它成為街車的重要原因。
福特Mustang迄今為止已連續生產了55年,并且沒有任何放緩的跡象。近些年Mustang在中國大陸的銷量也十分不錯,它憑借著高逼格的外觀,讓鐘情于跑車的消費者們情有獨鐘。
街車七:福特探險者
廠商指導價(中國大陸):41.28-59.18萬元
廠商指導價(美國):3.67-5.83萬美元 (25.32-40.23萬元)
對于美國汽車市場來說,福特探險者不是一款普普通通的車型,如果您比較喜歡看美劇就會發現,探險者在許多城市都被選作警車車型,不少當地人購買這款車也是因為它霸氣的警車身份。在美國,你幾乎隨時可以見到貼著POLICE標志警車涂裝的探險者巡邏行駛在市區以及高速路段上。
很多人喜歡將探險者與普拉多和大切諾基放在一起比較,從它的競品你就可以看出探險者是個較為全面的車型,粗獷霸氣的大塊頭、出色的越野能力、7座大空間讓它獲得了美國消費者的青睞。
街車八:豐田凱美瑞
廠商指導價(中國大陸):17.98-27.98萬元
廠商指導價(美國):2.40-3.49萬美元 (16.56-24.08萬元)
說到凱美瑞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在美國的起售價為2.4萬美元,作為“Midsize”級別標桿車型一般的存在,在美國獲得了不錯的銷量。由于較低的故障率以及出色的乘坐舒適度,更是被很多美國城市選作出租車車型。
凱美瑞2018年全年在中國大陸銷售了共計13.89萬輛,也可以算是很多城市的街車了,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和產品力使得它非常適合成為家庭首輛車的備選。
編輯總結:
8臺車看下來,貌似中美街車的交集并不多,你會發現美國人對德系車似乎并不那么感冒,街上更多的還是美系品牌。想成為街車,最主要的是價格實惠且有產品特點,例如Mustang的跑車外觀、牧馬人的越野能力,甚至是皮卡拖拽的實用性等等。對于選車用車來說,中美生活習慣上的差異是一方面,很多街車車型不同的原因還是在售價上,試想一下如果Mustang的大陸售價也在十幾萬人民幣,那路上的能見度絕不是現在的狀況了。縱觀中國汽車市場幾十年,其實車價已經在逐漸降低了,也許未來售價還會進一步下探也說不定,就讓我們一起期待中美汽車售價持平的那一天吧。
相關回顧: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
工信部又發新車了!!!誒?這臺大眾怎么是金色標。難道也是ultra版?其實這是大眾在國內更專注純電市場,為了更貼合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而打造的純電品牌“與眾”。
還記得以前零跑的綽號叫“半價理想”嗎?說實話作為F1車迷的我對純家用的suv實在是不太提得起興趣,之前也就沒太關注零跑。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零跑這次帶來的車,它叫lafa!預售價10.58萬元起,11月28日正式上市。
時隔多年,智己也加入了“增程教派”,在8月發布了“恒星”增程系統。而這次發布會帶來的LS9,更是宣稱要重構全尺寸SUV規則。
11月5日,奔馳全新純電CLA正式上市,共推出300 L超長續航、300 L超長續航領智和300 L超長續航冠軍限量3款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