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系列之所以產品力出眾,MEB平臺是最大功臣。MEB的德語全稱為Modulaer Elektro Baukasten,即模塊化電驅動平臺。作為大眾集團新一代純電專屬平臺,MEB擁有極佳的可拓展性,能夠打造出不同車身尺寸、不同車身類別、不同驅動形式的產品。
MEB,“E(電動)”是核心。
曾經,發動機布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車的性能和檔次。例如,MQB采用橫置發動機,空間布置更緊湊,家用取向很明確;MLB采用縱置布局,優化了載荷分布,還可適配全時四驅系統;MSB同樣采用縱置布局,但驅動形式以后驅為主,更強調運動性。
進入電氣化時代,動力系統發生了革命性變化。電驅系統結構緊湊,不再需要傳動軸,因此電機布置方向幾乎沒有討論的必要,業界普遍采用“橫置”設計。兩軸之間區域被電池包占據,車身重心更低,載荷分布更平衡。電氣系統對整車性能影響顯著,這就要談到400V和800V系統。
通常而言,系統電壓越高,輸電損失越小,充電速度越快。同時,高壓系統可使用更少的線束,在整體上降低車重。除了成本偏高,800V架構幾乎全面優于400V架構。作為“走量擔當”,MEB平臺毫無意外地采用400V電氣系統。目前,普及型品牌大多采用400V系統,只有極少數高端純電架構配備了800V系統,例如PPE平臺(奧迪A6 e-tron)、J1平臺(保時捷Taycan、奧迪e-tron GT)。
MEB平臺提供7模組、8模組、9模組和12模組共四種電池包,中國市場目前只提供后三個版本。國產ID.3采用8模組電池包,電池容量為57.3kWh,NEDC續航里程達到了430km。電芯采購自寧德上汽(合資公司),模組和PACK則由上汽大眾制造。
MEB以后驅為基礎驅動方案,后橋搭載APP310電驅總成,電機為永磁同步型。“310”指電機最大扭矩為310Nm,最大功率則與電池容量掛鉤,電池越大,功率越大。目前,APP310在國內有125kW(170馬力)、132kW(180馬力)和150kW(204馬力)三種標定。除了單電機后驅車型,MEB還提供雙電機四驅版本。前橋電驅總成由麥格納提供,交流異步電機的最大功率為80kW(109馬力)。
根據車型定位不同,減速器齒比略有差異。例如,ID.6采用小齒比設計,這有利于高速能耗,增加續航里程;ID.4齒比略大,加速性能更具優勢。官方暫未透露國產ID.3的齒比設定,我們認為,該車大概率采用ID.4的減速器方案。
電動車很容易實現強勁動力,但MEB并沒有這樣做,而是更注重續航表現。包括ID.3在內,國產ID.全系車型可選裝熱泵空調,冬季能耗較PTC空調優勢明顯。在歐洲市場,有近50%的ID.3和ID.4車主選裝了熱泵空調。受限于芯片短缺因素,國產ID.若選裝熱泵空調,交貨周期可長達數月,近期有購車計劃的消費者還請留意。
ID.熱泵空調采用R744制冷劑,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環保性能明顯優于R134a和R1234yf。值得一提的是,選裝熱泵空調后,ID.4依然配備了PTC高壓加熱器,二者不是替代關系。在極寒環境下,R744熱泵與PTC協同工作,能夠迅速提升車內溫度。
MEB平臺采用前通風盤式剎車、后鼓式剎車,這曾經引發了一陣輿論風波。有人認為,鼓剎等同于廉價,但這種觀點忽視了能量回收系統的作用。剎車過程中,載荷明顯前移,前軸提供更多制動力,后軸負擔相對有限。MEB以后驅為主,后橋電機最多可提供-0.25g的電制動力,日常駕駛很少需要用到機械制動。
大眾ID.系列采用解耦制動系統,剎車助力泵是大名鼎鼎的博世iBooster。不同駕駛節奏下,剎車腳感大相徑庭。日常駕駛中,踏板力趨于柔和,容易做到平穩剎停。激烈駕駛時,踏板力明顯緊繃,為駕駛者提供了充足的信心。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傳感器實時收集踏板位移大小、踏板位移速率、轉向輸入角度等信息,然后iBooster據此進行推算,提供相應的助力值。
從ID.3到ID.6,MEB全系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掛,后橋結構相比MQB有了實質改變。為何要用成本高昂的五連桿?車重是主要因素,舒適性是核心目標。舉個例子,ID.4 CROZZ長續航PRO兩驅版的整備質量超過2.1噸,按照50:50的載荷分布估算,其后軸載荷與奧迪Q7、寶馬X5等車型相當。
面對如此之“重”,五連桿能夠更好地約束車輪運動軌跡,保證機械抓地力,提升操控穩定性。與此同時,五連桿不必犧牲太多舒適性,各自由度的沖擊柔性可以全面優化。
電動車體重偏大,雙叉臂似乎是更加“正確”的選擇。的確,雙叉臂能夠有效控制輪心運動軌跡,橫向剛性也非常出色,綜合性能頗具優勢。ID.系列之所以采用麥弗遜前橋,一方面有成本考慮,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減小轉彎半徑。麥弗遜懸掛結構簡單,不會侵占大量空間,極限轉向角可以設定得很大,從而減小轉彎半徑。在街頭巷尾騰挪,ID.4甚至像飛度一樣靈活,這讓人非常期待ID.3的表現。
順便一提,MEB目前有兩套底盤方案,主要根據輪距進行劃分。ID.4和ID.6軸距相差200mm,但二者輪距相仿,懸掛的零部件通用性較高。ID.3和ID.4軸距相同,但輪距窄了不少,需要使用更短的控制臂和轉向拉桿。ID.3尺寸更小,重量更輕,底盤魅力能否再上一個臺階?不久后就會有答案。
編輯點評:在大眾版圖內,MEB平臺無疑是一部劃時代作品。MEB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整車布置以純電為導向,行駛性能全面提升。作為家族入門產品,國產ID.3定位進一步下探,成本控制痕跡愈發明顯。值得欣慰的是,ID.3完整延續了MEB的優勢,基礎素質過硬。據我們了解,ID.3將于今年10月上市,屆時售價謎底將被揭開。起售價定在多少合理?期待在評論區看到您的觀點。
精彩內容回顧:
11月21日廣州車展現場,上汽奧迪E5 Sportback欽定性能quattro型正式上市,這款融入品牌代言人鄭欽文冠軍精神的特別版車型,限時售價27.99萬元。
上汽大眾這款旗艦產品即將在2026年推出,屆時,新車還將把ID. ERA概念車上的眾多前瞻科技變為現實。這款“德系滿級旗艦SUV”集五大旗艦級亮點于一身:斷代領先的德系增程動力,成就旗艦性能;卓越的智能座艙體驗,詮釋旗艦私享;前沿的駕駛輔助系統,賦予旗艦從容。越級的車身尺寸與氣場,奠定旗艦風范;可靠的德系工藝品質,鑄就旗艦安全。
尺寸升級是純電卡宴的最大亮點之一。新車軸距達到3023毫米,相比燃油版增加的近13厘米全部轉化為后排腿部空間,配合電動可調后座系統,徹底改變了運動型SUV后排局促的痛點。車身長寬高為4985/1980/1674毫米,儲物能力同樣亮眼,781-1588升后備箱容積搭配90升前行李箱,再加上3.5噸牽引能力,兼顧日常通勤與長途出行需求。
紅旗挺受關注的HS6 PHEV終于公布價格了,預售剛開始的優惠價是17.88萬起,一共出了145智混版、240智混版和220四驅智混版3個配置。按照行業慣例,新車上市指導價通常比預售價更低,紅旗HS6 PHEV也有望延續這樣的定價策略。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