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原創 導購]
前言:合資品牌長久以來都對自主品牌形成強大的競爭壓力,尤其是在緊湊型車領域,但隨著自主品牌在設計、研發和制造水平上的不斷進步,當前已經展現出突破重圍之勢,其大氣的外觀、豐富的配置,寬敞的空間以及不俗的動力,逐漸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作為緊湊級家用車合資品牌的老牌勁旅,凱越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趨勢,10年總銷量突破180萬輛;而作為國內高端自主品牌的一汽奔騰,自然不甘心就這樣放過緊湊型市場這樣一塊重要的蛋糕,為了搶占緊湊級家用轎車市場推出了奔騰B50。自主與合資品牌的對抗也在這個范疇內演化、升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對比這兩款車型,看看孰優孰劣。

一、價格與外觀
| 車型圖片 | ![]() | ![]() |
| 價格區間: | 8.98-12.58萬元 | 9.69-11.89萬元 |
|---|---|---|
| 車長(mm) | 4600 | 4515 |
| 車寬(mm) | 1785 | 1725 |
| 車高(mm) | 1435 | 1445 |
| 軸距(mm) | 2675 | 2600 |
| 車重(kg) | 1325 | 1230 |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兩款車型在售價方面的相關信息,畢竟價格也是我們選擇合適車型的重要因素。2012款奔騰B50指導價格從8.98萬元到12.58萬元,4萬元的跨度區間里面包含了不同配置的10款車型,其中手動擋5款,自動檔5款,選擇面還是相當豐富的。
同比之下,1.5L排量的別克全新凱越全系價格與2012款奔騰B50差別不是很大。9.69萬到11.89萬元的價格區間包括了4款車型,其中手動擋有2款,自動擋有三款。車型選擇面上比2012款奔騰B50窄,不過也能滿足大多數消費用車的選擇。此外,別克全新凱越雖然入門級車型的價格較老款有了3千元的下調,但頂配車型則增加了1千元,整體來看,變化不大的價格區間使全新凱越繼續保持老款車型的優勢。
外觀方面,來自中型車平臺的奔騰B50相比市場上的其他緊湊型車擁有車身尺寸、外觀大氣和空間寬敞等優勢。而2012款奔騰B50在外觀和尺寸上與老款車型基本保持一致,長寬高依舊是4600mm/ 1785mm/1435mm的老三樣,而2675mm的軸距也基本滿足絕大部分家庭用戶的需求。但是在外形的設計上,2012款奔騰B50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采用魚叉樣式的鍍鉻中網,而外后視鏡與側轉向燈一體化全新造型,前翼子板兩側新增的“魚鰭”裝飾都是非常細微的改變。比較遺憾的是車標不再使用紅旗品牌標志,多少讓人感覺少了點“優越感”。

【奔騰B50軸距:2675mm】
相比2012款奔騰B50,與老款車型保持一致的外形設計別克全新凱越,在外形方面并不占有多大優勢,但是值得我們肯定的是新車在外形細節上的一些改進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對前臉造型設計優化,看上去讓整個前臉更具有立體感。采用粗壯的直瀑式中網也為整車增添了幾分陽剛之氣。而“眼神”更為兇悍的前大燈,則加入了別克標志性的Ice Blue冰藍元素。整體來看,兩款車型的外形設計都具有時代感,符合國人的審美標準。

【新凱越軸距:2600mm】
車身尺寸方面,與2012款奔騰B50相比,雖然別克全新凱越在車身高度上占有優勢,比2012款奔騰B50多出10mm,但是在車身長度、寬度以及軸距方面卻輸給了2012款奔騰B50,分別是車身長度比2012款奔騰B50少85mm,寬度少60mm,軸距少15mm,從而使得在在空間方面2012款奔騰B50占有一定優勢。
| 車輪制動: | 2012款奔騰B50 | 2013款凱越 |
|---|---|---|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盤式 |
| 駐車制動類型 | 手剎 | 手剎 |
| 前輪胎規格 | 195/65 R15 | 185/65 R14 |
| 后輪胎規格 | 195/65 R15 | 185/65 R14 195/55 R15 |
| 備胎 | 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另外,在輪轂尺寸和樣式方面,2012款奔騰B70全系標配鋁合金輪轂,而別克全新凱越全系除了兩款高配車型配備鋁合金輪轂外,其它車型并沒有配備了鋁合金輪轂。在輪胎尺寸方面,2012款奔騰B50前/后輪胎規格全系為195/65 R15;2013款凱越前/后輪胎規格則是高配車型配備了為195/55 R15,其它車型均配備了185/65 R14,相比較,在抓到性能上2012款奔騰B50要好于2013款凱越。除此之外,在兩車的備胎的規格上,同樣也是2012款奔騰B50的全尺寸備胎比別克全新凱越的非全尺寸厚道許多。
紅旗挺受關注的HS6 PHEV終于公布價格了,預售剛開始的優惠價是17.88萬起,一共出了145智混版、240智混版和220四驅智混版3個配置。按照行業慣例,新車上市指導價通常比預售價更低,紅旗HS6 PHEV也有望延續這樣的定價策略。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
工信部又發新車了!!!誒?這臺大眾怎么是金色標。難道也是ultra版?其實這是大眾在國內更專注純電市場,為了更貼合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而打造的純電品牌“與眾”。
還記得以前零跑的綽號叫“半價理想”嗎?說實話作為F1車迷的我對純家用的suv實在是不太提得起興趣,之前也就沒太關注零跑。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零跑這次帶來的車,它叫lafa!預售價10.58萬元起,11月28日正式上市。
時隔多年,智己也加入了“增程教派”,在8月發布了“恒星”增程系統。而這次發布會帶來的LS9,更是宣稱要重構全尺寸SUV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