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銳利的錯覺?全系寶馬6系的操控之謎
操控系統方面,寶馬在代號F12/F13的新一代的6系上繼續(xù)加強了上代6系就曾配備的主動前輪轉向系統(Active Front Steering system),結合更大號7系車型的經驗,加入了一套后輪轉向系統(Rear Wheel Steering system)形成了新的整體式主動轉向系統(Integral Active Steering system)。可能有朋友看到這里要說了,這種東西法國人不是早就用了嗎?PSA集團(標致和雪鐵龍的母公司)不是已經用了幾十年的后輪轉向系統?有什么可奇怪的?坊間不還說這套系統是寶馬用發(fā)動機技術從法國人那換的嗎?但筆者真得為寶馬叫幾句屈了。

主動前輪轉向系統(Active Front Steering system)結構圖(本圖為7系搭載版本)
這套系統實際上起源于早年間寶馬委托ZF開發(fā),提供給8系使用的類似的主動式后輪轉向系統。PSA集團使用的后輪轉向系統,僅僅是只是后懸掛機械力學的一種機構,是被動式的,而非此種主動的轉向。從機械結構和作動方式上來講,現在寶馬6系和7系使用的這套后輪轉向系統更像早年間日產用于上一代GT-R(BNR34)的四輪轉向系統。轉向助力大小由Servotronic助力轉向系統、轉向角利用前橋上主動轉向系統的疊加傳輸進行控制,并且可以按照車速實時調整。同時通過后橋上一個帶主軸驅動的對中分布馬達控制后輪的轉向。當駕駛者轉動方向盤時,后輪也可轉向達2.5度,整體主動轉向系統的這一特性可在城市交通的擁擠環(huán)境下和過彎時進一步提高車輛的靈活性。在60公里/小時以下車速行駛時,后輪將與前輪轉向角逆向轉動,60公里/小時以上則后輪與前輪轉向角同向轉動。

后輪轉向系統(Rear Wheel Steering system)結構圖(本圖為7系搭載版本)
當然,如果閣下非要苛責,說這套系統對賽道圈速只有幫倒忙的份,上代GT-R的用戶們基本不都是買了車就拆掉那個徒增重量的勞什子系統嗎?但筆者要說的是,寶馬6系不是日產GT-R,這是臺安安穩(wěn)穩(wěn)的豪華GT,看看那精致漂亮的內飾就能讓任何人知道這點,她不是生來就只準備用于賽道廝殺或者公路暴走的家伙。以6系的訴求而言,這樣的系統反而能讓稍顯龐大的車身呈現更恰當的反應——相信試駕過的朋友不少都會有這樣一個錯覺:這車比3系甚至都好開,雖然她看起來是那么的大。這就是這套系統的功勞。
就操控來說,在包括我們前面專門介紹過的整體式主動轉向系統(Integral Active Steering system)等電子輔助系統制御之下的6系整體呈現一種相當銳利的質感,整車的循跡性相當之好,即便是在關閉DSC穩(wěn)定系統的狀態(tài)下,全油門出彎也不會帶來讓人額頭冒汗的擺尾和空轉,車架整體感極好,抓地力也絕對夠豐富,長軸距也帶來了空前的車身安定性——甚至你不會感覺到這是臺前置后驅車,更像一臺四驅車型的反應。
唯一可以指責的是,今天的寶馬已不像舊日車型有著靠懸掛和車架這些純粹的機械構造營造出的銳利感,駕駛者感受到的銳利實際上是由包括主動轉向系統在內的一系列電子系統營造出的錯覺,而前輪的指向性和循跡性雖然依舊有著寶馬傳統的高水平表現,但實際上整體卻有些微的轉向不足,相信這是近年來刻意保守化調教的后輪懸掛所造成的。不過這樣的“缺點”卻提供了大多數車技實則不精的豪華轎跑車用戶安全的快速駕駛的可能性——畢竟一臺民用車不可能安置造型夸張的大型空力套件來以多的讓人瞠目結舌的下壓力將過分靈活的車身強壓在地面上,保守化的后懸掛調教能提供一樣的安定性,但無疑會喪失一點點真正的銳利反應。
● 感受與評價
我們喜歡這臺車嗎?答案就兩個字:喜歡。所以筆者不會吝于為這臺車說點好話。她比舊日的E63/E64更漂亮,也許她在外觀上還沒到達第一代的E24那樣可以堪稱史上最美寶馬的水平,也許比不了捷豹XK那樣的驚艷,但縱使一雙挑剔的眼睛也能在這款車上找到很多動人之處。而且縱使她像現在大多數這類車型一樣,用了一大摞的不看配置單就肯定記不全的電子輔助系統,但這些并沒有敗壞她本質上的優(yōu)秀,你可以讓這臺車的輪胎尖叫著入彎,就算那樣,也不會影響任何操控的流暢性——這就不是任何讓人覺得麻煩而且買車3天之后就肯定記不住名字的電子系統能做到的了。她靠的是優(yōu)秀的設計和出眾的裝配品質帶來的高車架剛性,以及接近50:50(當然,實際上并不是完全的50:50,但寶馬是最接近的)的車身重量比例帶來的強大平衡性。

長軸距和一系列空氣動力學設計讓全新6系Coupe擁有相當好的高速安定性
空氣動力學方面的一系列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設計,也讓這車擁有很好的高速穩(wěn)定性,如果你不是像開一臺賽車那樣開她,就絕對沒有什么下壓力不足的問題。車身剛性方面的優(yōu)勢也讓她就算面對路面的凹凸或者每個駕駛者都討厭的減速帶也不會把太多的沖擊力和震動感傳到車廂內破壞你的興致,也沒有某些德國品牌那樣經常做出的避震機太硬,彈簧太軟,兩者根本不協調的古怪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其實6系的反應已經直追那些一向對于路面過濾更加擅長的奔馳們了。
她更適合奔跑在夜間已經稀疏下來的城市車流當中,或者徜徉在某條海濱公路上,但如果你把她開上一條南歐鄉(xiāng)村的坎坷路面,也不算太糟糕——當然,如果是在國內某些實在過于糟糕的路段,您還是趁早繞行吧,科技還沒發(fā)達到可以讓一臺豪華GT車型去應對那種簡直需要純種越野車來解決的路面。

她還有改進的余地,但她已經相當好,擁有一臺寶馬該有的任何美好特性
沒錯,她并不完美,這世間總是有改進的余地,比如說她的車頭可以再漂亮點,這樣或許她的美麗程度就可以追上那些前輩,比如說她還可以更省油點,以便讓您在奮力快跑的同時更加沒有顧慮,但就現在的技術而言,她很好很均衡,依然擁有寶馬應該有的一系列美好特性,而且比她的其他姊妹都好看,我想,這就是新一代的寶馬6系。
11月21日廣州車展現場,上汽奧迪E5 Sportback欽定性能quattro型正式上市,這款融入品牌代言人鄭欽文冠軍精神的特別版車型,限時售價27.99萬元。
上汽大眾這款旗艦產品即將在2026年推出,屆時,新車還將把ID. ERA概念車上的眾多前瞻科技變?yōu)楝F實。這款“德系滿級旗艦SUV”集五大旗艦級亮點于一身:斷代領先的德系增程動力,成就旗艦性能;卓越的智能座艙體驗,詮釋旗艦私享;前沿的駕駛輔助系統,賦予旗艦從容。越級的車身尺寸與氣場,奠定旗艦風范;可靠的德系工藝品質,鑄就旗艦安全。
尺寸升級是純電卡宴的最大亮點之一。新車軸距達到3023毫米,相比燃油版增加的近13厘米全部轉化為后排腿部空間,配合電動可調后座系統,徹底改變了運動型SUV后排局促的痛點。車身長寬高為4985/1980/1674毫米,儲物能力同樣亮眼,781-1588升后備箱容積搭配90升前行李箱,再加上3.5噸牽引能力,兼顧日常通勤與長途出行需求。
紅旗挺受關注的HS6 PHEV終于公布價格了,預售剛開始的優(yōu)惠價是17.88萬起,一共出了145智混版、240智混版和220四驅智混版3個配置。按照行業(yè)慣例,新車上市指導價通常比預售價更低,紅旗HS6 PHEV也有望延續(xù)這樣的定價策略。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