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表現符合預期
由于機械布置上的差異,電動車的空間表現與燃油車有所不同,需要更多考慮到電池的空間占用。作為MEB平臺的產物,大眾ID.4 CROZZ擁有合理的空間布置,前后排坐姿并不會讓人感到任何異常,正向研發相比“油改電”的優勢由此可見一斑。儲物空間方面,新車延續了大眾一貫的優良表現,并在靈活性方面更進一步。
將前排座椅調至最低位置后,身高182cm的體驗者擁有兩拳左右的頭部空間。坐姿調節范圍很大,與方向盤的相對位置合理,人機工程學設計出色。與此同時,駕駛者視野比較理想,前擋風玻璃和側窗面積較大,延續了大眾品牌的務實內核。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同一體驗者落座后排時,腿部空間余量為一拳,頭部空間則為一拳兩指。后排空間中規中矩,不過坐姿較為舒適,地臺高度和靠背角度顯然是仔細推敲的結果。在這一方面,大部分“油改電”車型要自愧不如。
后排地板中央凸起很小,差一點就做到了全平。縱向長度還算不錯,剛好可以斜著擺下43號尺碼的鞋子。
前排座椅采用8向電動調節,并帶有4向電動腰托、2組位置記憶和按摩功能。座椅表層填充較為柔軟,中段和末端填充足夠堅實,包裹性和貼服感也令人滿意。前后排座椅舒適性比較一致,不會出現后排體驗明顯不如前排的情況。
實拍車輛配備了后排隱私玻璃,車頂內襯采用全黑配色。可開啟全景天窗提升了開揚感,車內采光較為理想,這是SUV的傳統優勢。
將換擋機構移至儀表旁邊后,中央地臺空間得到了充分利用,儲物空間非常豐富。剛剛落座車內的時候,你可能不會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但隨著接觸的深入,你會發現不少別出心裁的細節設計。
最前方是杯架和手機槽,后方的儲物格與扶手箱融為一體,縱向長度非常出色。此外,儲物格上方有一片帶防滑墊的滑動蓋板,推到最前面可以遮住儲物格,起到防塵作用,推到后面則可以作為扶手箱隔板。儲物格內設有2個Type-C接口和無線充電板,后排出風口下方則另提供了兩個Type-C接口,車內充電非常便利。
門板儲物空間一如既往地出色,特別是前門儲物格縱深很理想。稍顯遺憾的是,所有車門的把手底部均采用鏤空式設計,無法放置手機。
行李廂標準容積為512L,空間布局較為規整。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不過放倒后留有一個小臺階,無法形成全平空間,實用性受到了些許影響。
實拍車輛配有電動尾門,對身材嬌小的車主較為友好,同時還提升了檔次感。
ID.家族對于大眾電氣化轉型的革命性意義,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MEB平臺。MEB平臺是一款專為電動車研發的全新架構,在空間布局、載荷配比、電池安全等方面相比燃油車平臺具備天生優勢。以三電安全為例,ID.4 CROZZ的試驗項目較國標多出60余項,電池及高壓系統滿足大眾內部L4級電安全要求,防水等級則達到了IPX7和IPX9K。
ID.4 CROZZ有望提供三種不同的電池組,分別由8個、9個和12個電池模組組成。長續航版電池容量為84.8kWh,電池包能量密度為175Wh/kg,綜合續航里程則達到了550km。官方表示,新車支持7.2kW交流慢充和100kW直流快充。
大眾為ID.4家族規劃了后驅和四驅兩種驅動形式。初期上市的ID.4 CROZZ搭載大眾自產的后置單電機,最大功率為150kW(204馬力),最大扭矩為310Nm。后續,最大功率225kW(306馬力)的四驅版本也有望加入到ID.4 CROZZ的產品序列中。
大眾ID.4 CROZZ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和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硬件結構在同級較為常見。底盤平整度非常出色,沒有出現電池向下突出的情況,既提升了安全性,還對空氣動力特性有所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ID.4 CROZZ的后輪使用由大陸提供的鼓式剎車系統,這是全球首款帶有電子機械式駐車的鼓剎。官方表示,選用鼓剎是因為電動車帶有能量回收系統,降低了機械制動的使用強度,特別是后制動器參與程度更低。在滿足制動性能需要的前提下,鼓式剎車更加堅固且抗腐蝕性占優,使用壽命具備明顯優勢。
編輯點評:大眾ID.4 CROZZ及ID.4 X的國產,標志著MEB平臺進入中國市場,無論對于電動車市場還是大眾自身都有著重要意義。由一汽-大眾制造的ID.4 CROZZ遵循了海外版的整體設計,并結合國人需求增加了發光車標等潮流配置,輔以MEB平臺的加持,綜合競爭力不容小覷。截至發稿時,ID.4 CROZZ已完成中國首發,不久后將正式走向市場。面對強手林立的純電動市場,ID.4 CROZZ能否延續大眾品牌的強悍表現?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
精彩內容回顧:
紅旗挺受關注的HS6 PHEV終于公布價格了,預售剛開始的優惠價是17.88萬起,一共出了145智混版、240智混版和220四驅智混版3個配置。按照行業慣例,新車上市指導價通常比預售價更低,紅旗HS6 PHEV也有望延續這樣的定價策略。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
工信部又發新車了!!!誒?這臺大眾怎么是金色標。難道也是ultra版?其實這是大眾在國內更專注純電市場,為了更貼合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而打造的純電品牌“與眾”。
還記得以前零跑的綽號叫“半價理想”嗎?說實話作為F1車迷的我對純家用的suv實在是不太提得起興趣,之前也就沒太關注零跑。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零跑這次帶來的車,它叫lafa!預售價10.58萬元起,11月28日正式上市。
時隔多年,智己也加入了“增程教派”,在8月發布了“恒星”增程系統。而這次發布會帶來的LS9,更是宣稱要重構全尺寸SUV規則。